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体玄先生潘师正

体玄先生潘师正

体玄先生潘师正 高明见 南北朝至唐初,佛教显迹,引发了与本土道教的激烈冲突。而其时首当其冲的便是茅山上清宗。自上清第九代宗师陶弘景委曲求全,亲受佛戒,换得了道教的一线生机开始,到第十代宗师王远知拥唐建功,获得了唐高祖、唐太宗的信任和重视,并使得李唐王朝确立道教为国教,道教至此才算是立稳了脚跟。可以说,终唐一代,茅山上清宗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其中,上清宗第十一代宗师潘师正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潘师正(586—684),字子真,贝州宗城(今河北广宗县)人。其父在隋朝时曾官至通州刺史,母鲁氏善言名理,曾口授以《道德经》。少年丧母,潘师正建庐于墓侧,以至孝而闻名。 隋大业年间,茅山上清道士刘爱道见而器之,谓之曰:“三清之骥,非尔谁乘之?”认为他是道门千里马,必能担当弘教大业。刘爱道虽然非常喜欢他,但因为当时的王远知为隋炀帝所尊礼,刘爱道遂劝其师事王远知,曰:“吾甚欲子相从,然成就功道,非法主(王远知)不可”,于是带潘师正同还茅山,拜于王远知门下,成为王远知最得意的。王远知尽以道门隐诀及符箓授之,并告之曰:“嵩阳乃汝修真之地,当亟往”。于是潘师正与刘爱道遂迁居于嵩山双泉顶,最后隐于逍遥谷,潜心,清静寡欲,邈与世绝。潘师正隐居嵩山二十余年,唯以薛荔绳床为寝,青松涧水为食而已。 唐上元三年(公元676),高宗幸东都洛阳,礼嵩岳,召见潘师正,对其甚为礼重。请作符书,辞以不解;问其所需,答则曰:“茂松清泉,臣之所须,此中不乏”。高宗闻之甚为叹异。 唐调露元年(公元679),高宗再祀嵩岳,复于逍遥谷召见潘师正,见其居处薜荔绳床将朽败,余无火粒之具,唯两瓢贮青饥饭耳,因即其地敕建崇唐观,并于岭上别起精思院以处之。 调露二年(公元680年)春,唐高宗再次派人以步辇迎请先生于洛城西宫,并下诏敕改嵩阳观为奉天宫。又令于逍遥谷口特开一门,号曰仙游门,复于苑北面置寻真门。当时太常献奏新乐,高宗特为潘师正改名为《祈仙》、《望仙》、《翘仙》,并前后赐诗数十首。每下诏书,必自具姓名,执之礼。 唐永隆二年(公元681年),高宗又在东都金阙亭召见潘师正,殷勤致礼,诚挚询问三洞、七真的奥义,潘师正一一作答。高宗特设御宴招待,而且允准封潘师正为“天师”,在太子府第为潘师正建宏道神坛,在老君寿宫建元元观。宏道坛和元元观,由潘师正取名,高宗亲笔题额。而潘师正这次与高宗的问答录,表现了他的神学谱系和道教观点,经作了系统整理,撰写成《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一书,刊行于天下。 潘师正虽受高宗尊宠,数应召对,但仍以山野之人自处,尝谓曰:“吾实无用,接见帝王,惊扰灵岳。汝等学道,不厌深眇,则无累矣。” 永淳元年六月十四日沐浴,书青符置汤中,曰:“终身净也”。时造石室于北岩下将成,十六日处云:“去去”,韩文礼问:“何去”,曰:“泰山检校功德”。语毕,云气覆庭,须臾解蜕羽化,年九十八。高宗闻之,追望不止,赠太中大夫,谥曰体玄先生。 潘师正最大的贡献,不仅是得君行道,更在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韦法昭、司马承祯、郭崇真、吴筠等人,著书立说,阐发道教义理,为盛唐时期的道教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标签:

猜你喜欢

道教创始人有几个 公交车6人轮换...
在一个普通的下班高峰期,公交车6号线(简称CH)如往常一样穿梭于繁忙的都市道路上。然而,这一天不同于以往,因为它成为了众多市民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公交车6人...
道教最高尊神 道家的宇宙观与...
在中国哲学的深邃海洋中,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宇宙观和自然哲学而闻名。从老子的《道德经》到庄子的《庄子》,再到后来的道教徒们对天地万物的崇拜与追求,道家对于宇...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代表人物及思想 仙界高手-鸿钧...
在仙界中,鸿钧老祖无疑是位极高的存在,他的实力与智慧让他在众多强者中脱颖而出。那么,除了鸿钧老祖之外,还有哪些人能够达到他的水平呢?这个问题一直让许多修炼...
道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天道之谜悟者与...
天道之谜:悟者与无限规律的对话 序言 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一套无形而又普遍的规律,这些规律是自然界运行和万物生长变化的基石。人类自古以来就对这些规律充满...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