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析解
《道藏辑要》简介
《道藏辑要》是由清代长州进士彭定求在清康熙年间编成的一部重要道教典籍。它收录了晚出道书一百种,二百八十卷,是对当时已有的《道藏》进行补充和完善的尝试。该书后来绝版,但在嘉庆年间,由侍郎蒋元庭重新整理并刻板印刷,收入了包括明《正统道藏》的部分典籍,为此版本增添了一定的权威性。
到了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都二仙庵的住持阎永和、新津彭翰然等人发起重刻,并由井研贺龙骧参与校订。这次修订不仅保留了原有内容,还增加了新的典籍,使得全书共计二百四十五册,收集了二百八十七种经文,其中新增的经文达到了一百一十四种,这些都是之前未被收录在内的珍贵文献。
值得注意的是,《道藏辑要》的字板采用梨木双面雕刻制作,一共有1.4万多块,这是一项极为复杂且精细的手工艺工作。这些字板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在1957年被搬迁至青羊宫存放。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复之后,青羊宫开始对外供应线装本,而1986年巴蜀书社又重新出版了一版。
总体来说,《道藏辑要》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宗教史方面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料,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深度表达的一个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