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寻芳草 别恨 夏完淳

寻芳草 别恨 夏完淳

《寻芳草 别恨》 夏完淳

几阵杜鹃啼,却在那,杏花深处。
小禽儿,唤得人归去,唤不得愁归去。
离别又春深,最恨也,多情飞絮。
恨柳丝,系得离愁住,系不得离人住。
分类: 芳草

作者简介(夏完淳)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寻芳草 别恨》夏完淳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寻芳草 别恨》是明代诗人夏完淳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几阵杜鹃啼,
却在那,
杏花深处。
小禽儿,
唤得人归去,
唤不得愁归去。

离别又春深,
最恨也,
多情飞絮。
恨柳丝,
系得离愁住,
系不得离人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大自然中的景物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之情。诗中的杜鹃鸟啼叫声、杏花盛开、小鸟的召唤,以及春天中飞舞的柳絮,都成为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无法割舍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几阵杜鹃啼,给人一种凄凉的氛围,预示着离别的主题。然后,诗人提到杏花深处,可能是指离别时的地点,也可能是诗人内心的孤寂之处。小禽儿的召唤,是它们欢乐时的呼唤,却唤不回诗人内心的愁绪。离别的时间再次与春天联系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季节更替的无常和人事变迁的无奈。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痛恨之情,以及飞舞的柳絮所象征的多情之感。他深深地怀念着柳絮的柔软,却无法将离愁系住,也无法将离人留住。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离别的痛苦体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使读者产生了对离别和无奈的共鸣。这首诗词以其深情而含蓄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夏完淳独特的诗歌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寻芳草 别恨》夏完淳 拼音读音参考

xún fāng cǎo bié hèn
寻芳草 别恨

jǐ zhèn dù juān tí, què zài nà, xìng huā shēn chù.
几阵杜鹃啼,却在那,杏花深处。
xiǎo qín ér, huàn dé rén guī qù, huàn bù dé chóu guī qù.
小禽儿,唤得人归去,唤不得愁归去。
lí bié yòu chūn shēn, zuì hèn yě, duō qíng fēi xù.
离别又春深,最恨也,多情飞絮。
hèn liǔ sī, xì dé lí chóu zhù, xì bù dé lí rén zhù.
恨柳丝,系得离愁住,系不得离人住。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中国民俗大全简...
赵锡明,字云图,是一位1940年出生的济南市人,享有中国孔子书画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南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齐鲁书画研究院画师和山东省老年书画...
道家经典名言感悟人生 道法自然道家生...
一、引言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深受人们喜爱。道家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道法自然”,这不仅是对宇宙运行规律的一种描述,也是对人类行...
其中哪一位人物与道教有关 铭记历史的英雄...
铭记历史的英雄:不朽传奇与时代印记 历史的轮廓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人物,他们以自己的行为和成就,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人物是历史...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有哪些人 道家智慧的源流...
道家智慧的源流:从老子到庄子,探索其代表人物与经典作品 道家哲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其影响深远。最为人所熟知的是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庄子》。这...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