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少数民族文化奇遇苗族的糯食与酸香
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苗族以糯米为贵,将其视作丰收与吉祥的象征。他们深爱酸味,自古便有“秤不离砣,苗不离酸”的说法。他们的饮食文化中,以酸辣菜肴占据半数以上,有“无菜不腌,无菜不酸”的传统。每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即所谓的酸坛,这些坛子放置于堂上或地楼之墙,可以反映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
苗族喜食当家菜,即青菜、萝卜、豆荚等腌制好的蔬菜。这些酸菜既可作为午餐下饭,又能在冰冻季节开汤烹饪,或泡入凉井水,是解渴饮料佳选。
除了酸肉和酸鱼外,苗乡还有一种独特的咂酒文化。这款咂酒以糯米、小麦、高粱、小米、稗子为原料,上锅蒸熟后晾干再发酵,一昼夜即由酸变甜。此后将瓮口封严贮存待用,当饮时,将开水注入瓮中,再用竹管吸饮。在场者围坐一圈,由年长者开始轮流饮用直至淡而无味。
关于咂酒,还有一个著名故事:清末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路过大方,与六寨苗族同胞共享咂酒,他即席作诗:“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进黄河水倒流。”这首诗描绘了咂酒风情与豪壮气氛,让人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文化魅力。
参考资料:
姚伟钧、方爱平、谢定源著:《饮食风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中国网:《苗族aci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