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九月九日除夕习俗社会风貌
在除夕的早晨,广州人通常会前往市场购买一条完整的甘蔗,这种习俗意味着“从头到尾”地庆祝新的一年。除夕之夜,在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都有着“卖懒”的传统。在过去,广州市内的孩子们都会携带灯笼、红鸡蛋和慈菇,三三两两地在街上游走,边走边唱:“卖懒,卖懒,一直到年三十晚,那些小朋友不会感到疲倦。”当其他的小朋友听见这个团队来了,就跟上去一起唱童谣。街道上的烛光闪烁,而童谣声此起彼伏,是广州独有的除夕景象。当孩子们完成了他们的“卖懒”活动后,他们会把红鸡蛋分给家中的长辈吃,这表示他们销售得越多,来年的勤劳程度就越高。
在广州过年的团圆饭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一餐。这种团圆饭非常讲究,不仅有鸡、鸭、鹅,还有烧肉和鱼,但却没有炒鱿鱼这道菜。这是因为在广州,“炒鱿鱼”是一种被辞退员工所用的话语。一年中大家都很忙,所以特别重视过年的团聚。而且,在煮团圆饭时,还喜欢将土鲮鱼放在米缸里,只是在过完年之后才能食用,这种做法叫做“责年”,寓意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到丰衣足食。
逛花市也是一个重要的习俗之一。在19世纪初期,一场迎春花市就在藩署前(现在财政厅前)形成,并逐渐扩展至老城区。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每个老城区都设立了自己的花市,现在每个区还会特定地点举办这样的活动。
至于守岁,则是流行于整个城市。在除夕夜零晨,当爆竹声响彻天际,全城燃放烟火,无处不闻硝烟味儿,有如同全城的人们共同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此外,现在很多旧习俗已经被新的内容取代,比如“卖懒”、“点炮仗”,但这些传统节日仍然体现出人们向往更好生活愿望,对现代生活来说依然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