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竹雕刀尖风雅探寻祖先根源于社会纵深
客家竹雕:探寻祖先根源于社会纵深
在赣南这片多山之地,山中常见的不仅是高耸入云的峰峦,还有绵密覆盖的竹林。这里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客家竹雕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地方。从唐代开始,客家竹雕就已经拥有了超过千年的历史,其工艺精湛、品位高雅和独特风格,使其深受人们喜爱。
在章贡区,这里的竹雕艺人以手中的刀尖为笔,以坚韧而细腻的竹子为纸,将书法、绘画、诗歌和印刷等艺术融合于一体,为这块自然之物注入新的生命。在制作过程中,他们会选择优质的孟宗竹或桂竹,并通过浸泡来防止虫蛀和开裂,同时增强其刚性。
制作步骤包括制坯、绘图、粗雕、精雕打磨以及上漆等,而其中最关键的是那份充满创意与技巧的手感。他们采用一种名为“乱真雕刻法”的技法,其中包含阴线、阳刻圆雕透雕、高浮浅浮等多种手法,每一件作品都展现出不同的个性和魅力。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对细节处理得当,更能捕捉到建筑物的大气象,对人物表现也有着生动活泼的情趣,让人赞叹不已。这就是指尖上的艺术,是刀尖上的风雅,彰显着中国传统工艺对后世影响力的巨大。
尽管这种传统工艺要求极高,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它也成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2010年,它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且至今仍然受到青睐。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宝贵遗产,章贡区正在努力培养下一代,使孩子们从小接触到这个古老而美丽的技艺,从而将客家文化深植于心间。(记者赖联明李成生邹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