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竹雕刀尖风雅绽放于社会的基因编织中
在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竹子以其清秀挺拔、刚直坚韧、虚中洁外、四季青翠等特点,被视为祥瑞风雅之物。竹雕艺术不仅是对竹料或制器物上的装饰,也是将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的一种艺术形式。自先秦时代开始,中国人就广泛流传了这种技艺,并在后续时代不断创新和发展。
赣南地区尤其以其山多竹少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其中客家竹雕更是源远流长。在章贡区,这项技艺得到了极大的推崇和发展。这里的艺人用“刀代笔”将书法、画作、诗词与印刷融合进了他们的手工艺品,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具有高超的工艺品位和别具一格的情趣。
选材通常选择向阳山坡上的孟宗竹和桂竹。这类材料经过一个月的储存再浸泡于特制草药中,以防虫蛀并增强刚韧性。制作过程包括制坯绘图粗雕精雕打磨抛光上漆等步骤。在这其中,最关键的是通过汉字书法传统技艺结合“乱真雕刻法”,采用阴线阳刻圆雕透雕深浅浮高浮各式各样的复杂手法进行细腻处理。
这些作品展现出一种顺应手感讲究刀法胸有奇思按形施艺至细微处纤毫毕现至豪放处寥寥数刀活灵活现,让人拍案叫绝。不仅如此,它们也是指尖上的艺术与刀尖上的风雅,每一条线条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
除了传统工序,还有一些现代创新的元素被融入到作品中,如古朴素雅或轻灵飘逸,或许能让观者感受到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怀。章贡区客家竹雕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并获得丰富奖项。此外,该地区还设立了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库,为孩子们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从小接受这个美丽而独特的心血宝藏。(赖联明李成生记者邹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