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堂的由来白事给孝子说吉祥语物品场景中的传统仪式
在古代,人们称拜堂为拜天地,这一习俗至今仍被中国人传承。它指的是新郎新娘在婚礼中进行的拜天地和拜父母的仪式流程,只有完成这一系列步骤,夫妻二人才能正式结成。尽管说拜堂是中国婚礼中的最重要大礼,但其起源却始于北宋时期,并逐渐扩散至全国各地。在那个时代,拜堂已成为结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象征着对双方家庭的认可和幸福。
关于拜堂的由来,则如同一个神话故事。一则民间传说讲述了女娲娘娘造人的故事,她仅仅造了一位男子,这个男子既美又富,却独自一人无伴而生。他因寂寞常常叹息,一晚月光下,他向月亮祈求:“月老啊,如果能给我一个知心的人,我将世世代代感谢你!”随即一道白光闪现,一位胡须浓密、眉毛白色的老者出现在他面前,用龙头拐棍指挥风雨,说:“后生,你不必忧愁,我将为你找寻知己。”说罢消失了,然后再次出现带领这位年轻人认识他的未来的伴侣。这个过程便是现代人们所说的“三拜六师”,也就是对天公、土地和自己师傅(即配偶)的尊敬与感激。
这样的仪式流传至今,每当举行婚礼时,无论是在哪个角落,都会有人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过去生活恩惠以及未来共同生活伙伴的祝福。而对于那些踏入新生活的小夫妻来说,他们知道每一次低头弯腰,是为了记住那段历史,也是为了展望他们共同创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