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哈尼族的舞蹈迎亲与捶新郎

哈尼族的舞蹈迎亲与捶新郎

哈尼族的舞蹈迎亲与捶新郎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123 发布时间:2012-11-21 墨江自称阿木人的哈尼族,在整个婚礼仪式中,从头到尾都离不开舞蹈。婚礼前夕,男女双方都要在自家屋外用松、竹等搭一座棚子,作为迎送新人和待客的活动场所。婚礼这一天,迎亲队在途中留下一部分人准备回程时接应,其余跟随新郎前往女家。当他们来到女家寨口时,寨内鼓乐齐鸣,送亲队跳起传统的舞蹈向寨口舞去,给接亲人一一敬酒敬茶,然后大家共舞进寨直抵棚子里。休息片刻,一对新人站在一张方桌旁,女家亲属用两指夹着一片笋叶,环绕方桌起舞,意在禳灾祈祥。

新郎、新娘在迎新队和送亲队簇拥下前往男家的半途中,与等候多时的另一部分接亲人相遇。大家就地围成圆圈,踏着铓锣和鼓点节奏纵情起舞,以表示相互祝贺。当他们一起来到男家时,棚子内外已摆满了丰盛的酒席。宾客刚落座,一位能歌善舞的妇女从上席起挨桌又唱又跳,紧跟其后的是一位男方主人,他端着上置三只碗和一个酒葫芦的簸箕,向每一桌取一点酒菜。待酒席快要结束时,一位厨师端着放有八只大碗的竹筛,从厨房里出来舞向每一酒席,客人们又象征性地给搛上菜肴。最后,在他“该跳舞了”的一声号令下,众宾客纷纷离席,围成一圈又一圈欢舞高歌,大家热烈地祝福新人喜结良缘,勉励他们勤俭持家、尊老爱幼。

新平等地自称卡多的哈尼族,迎亲时有一幕新娘“捶新郎”的喜剧。迎亲队到了女家,主客寒暄几句就开怀畅饮,双方家长也在那里大吃大喝,说东道西,似乎忘了这天是新娘出嫁的日子。过了好一阵子,头系红绸、胸前挂满银饰的新娘,才羞涩地缓缓出现在迎亲队前。当走到新郎面前时,她突然愠怒于色,举起双手向新郎劈头盖脸地捶去。这时,大家起哄助兴。只见新娘又哭又捶,新郎则东躲西闪,毫不还手。当新娘捶够了,突然破涕为笑时,新郎这才说“现在该走了吧”。在难分难舍之际,母女俩抱着又哭又唱。此时,新娘的兄弟姐妹强行把她俩分开,背起新娘就往外跑,迎亲队也尾随而去。据说,“捶新郎”的本意是考验新郎对爱情的忠诚。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德经全文无注释免费阅读 道法自然探秘历...
一、古老的智慧:老子与《道德经》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了《道德经》,这部作品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老子的思想强调“...
老子《道德经》的精髓 从消极中求积极...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无为”一词常常与道家思想紧密相连,尤其是在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中,这个概念被深刻地阐述。然而,当我们谈及“无为”的哲学时,我们往往会对...
道学经典句子 哲学探索-庄子...
庄子之道:无为与有为的智慧对话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庄子的思想以“无为而治”著称,他认为通过顺应自然、不强求,可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社会的和谐。然而,庄子的哲...
道家理论经典 区别于儒释之外...
在中国古代的三大宗教——儒家、佛教和道教中,道教作为一种深受民间信仰影响的宗教,其文化特征与其他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道家学说与道教紧密相连,它以“道”为核...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