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名人录探索天地间的智者与修行者
老子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被尊称为道教的始祖。他著有《道德经》,这部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的思想强调顺应自然,实践无为而治,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道”所生,“道”即自然之理。老子的“知足常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颂。
张达开
张达开(1246-1320),字明远,是南宋末期的一位高级道士。他擅长金丹术,对内丹术也有深入研究。在他的主张中,将内外炼药结合起来,通过修炼达到长生不老和得仙境界。张达开还提出了“五行六气”的理论,即心、肺、脾、肝、肾五脏各自对应一个气,这对于后来的道教修炼提供了新的视角。
陈抟
陈抟(923-989),字仲元,一作仲真,是唐宋时期著名的道士和文学家。他在政治上担任过多个官职,但最终因为信仰坚定而遭到流放。在流亡期间,他创立了一套独特的宗派——清净宗,以此来普及自己的修行方法,并撰写了大量关于哲学和宗教方面的著作。
吴惇
吴惇(?-1398),号灵庵先生,是明初一位重要的太极八卦符箓大师之一。他除了精通太极拳,还擅长方相术、占梦术等多种民间巫俗知识。吴惇编写了一本名为《太玄图说》的书籍,该书系统阐述了他对于太极八卦符箓法则的理解,为后世留下宝贵遗产。
王重阳
王重阳(1250-1313),也称王公子,北方七十二洞天之首人的名字,因其创立正一派而闻名遐迩。这一派以活佛制度见称,即指出身于王氏家族的人可以当选为正一派中的领袖。此外,王重阳还提出四大要素——君臣相敬,不忘先贤;礼义廉耻,为民除害;节俭持家,无求荣利;忠诚守信,以身作则。这些建议成为了他宗派的一个核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