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说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全真教第二代掌门丹阳子马钰的智慧与魅力
马钰,字宜甫,以丹阳子为道号,山东牟平(今烟台市牟平区)人,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出生。公元1184年去世。马钰向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求艺,并放弃了家财。他博学多才,有诗有文,是全真教第二代掌门人,在陕西推动了教派的发展,使其逐渐稳固并达到鼎盛。在全真教发展道路上,他承前启后,被誉为一代枢要。
据说,马钰出生时,便被道士预言为“大仙之材”。他在童年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如写诗方面尤其突出。当地名士孙忠显看中他的才华,将女儿孙富春许配给他。但是,即便身处富贵,他仍然没有安逸生活,因为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南宋初年的金兵南侵使得山东地区几乎陷入战乱之中。而且,当时金国已经占领了他的家乡。
在王重阳的影响下,马钰开始修道,最终成为了全真教的继承者之一。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不仅将自己的家族财产交给子女,还正式跟随王喆学习道法。不久之后,王喆又收留了六位弟子,其中一人即是被马钰休掉的妻子。这七位弟子被称作“全真七子”。
随着时间的流逝,全真教在山东一带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其中许多信徒都拥有较高的地位和一定的人脉,这也促进了教派规模扩张以及形成有体系的宗旨。在成功传播后的基础上,王喆决定回归故土——陕西。然而,在到达南京之前,他感受到了生命即将结束,便选择挑选一个能够继承自己衣缊的人物,从而确立未来方向。
经过细致考察后,王喆认为马钰是一个理想的人选,但却对他的尘缘未断持有疑虑,因此进行了一系列考验。其中包括命令马钰制作只能一个人坐的大风车,然后让他举着火把照亮整个风车;再次命令他吃臭烘烘至腐烂发臭的鱼肉等等。此外,还有一次让他与师兄们一起围坐在密闭的小屋内,一边有人炙热,一边有人冻得瑟瑟发抖,这些都是试图考验马钰是否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
这些考验最终使得王喆对馬釗产生信任,并于去世前夕将四名弟子的其中一人——馬釗——指定为接班人。在师父离世前夕,由於師父對馬針心存疑惑,所以最後通過這些試煉來驗證馬針是否真正能夠繼承師父的事業。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經過長途跋涉後到的长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市),馬針開始傳播全真的思想,並且與當地居民建立良好的關係,這樣做不僅增強了個人形象,也為全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