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秘密全真教第二代掌门丹阳子马钰哪位神通广大
马钰,字宜甫,以丹阳子为道号,山东牟平(今烟台市牟平区)人,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出生。公元1184年去世。马钰初名从义,因避讳改名为钰。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是全真教第二代掌门人,对全真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说马钰出生不久,便被道士相面称其“顶有神光”,是“大仙之材”。童年时,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与当地名士孙忠显结婚。然而,在战乱频发的北宋末期与南宋初期,他未能享受太平生活。
后来,当王重阳——全真教创始人的师父前来传道时,马钰被他所吸引,并在王重阳的指导下顿悟道法,最终成为全真教第二代掌门人。在他的努力下,全真教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第三代掌门人的时候达到鼎盛。
家乡传说马钰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裔。在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战乱,他们家族迁往山东牟平,并成为了当地的大户。当地的人们尊敬他们,但也因此对外部世界持怀疑态度。然而,当王重阳带来了新的信仰和希望时,人们开始接受新思想。
王重阳看中了馬氏家族的地位和影響力,並希望馬氏加入他的傳道團隊。他曾經向馬釗展示自己的修為,並試圖說服他離開家庭共同修行。但馬釗對這些提议持保留態度,只是在梦中感受到生命短暂而决定跟随王重陽学习。
经过一系列考验,其中包括吃臭鱼肉、忍受极端天气条件等挑战之后,王喆确认了马钰已经准备好继承他的衣缦。在师父去世前夕,王喆将四个弟子召到床前,将灵文传给其中最优秀的一位——即将成为第二代掌门人的马钰。此举标志着全真教进入了一段新的历史阶段。
接下来,由于要守孝三年并继续推广全真教义,所以尽管有誓言守孝三年,但由于国家需要,他选择在陕西建立起一个更大的基础,而不是长安。这段时间里,他非常辛苦,每天只吃早饭一碗粥、中饭一勺面,但是因为他儒雅大度、学识丰富,使得他能够与许多长安城中的知名人物交往,因此在此期间,全真教获得了长安地区更多支持者,从而使其影响力更加扩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