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送穷神道教文化中的六耳猕猴在自然之中
正月初六,送穷神:道教文化中的六耳猕猴在自然之中
在中国的农历新年里,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叫做“送穷”,它源于汉族民间的一种岁时风俗。正月初六被称为“马日”,这个日子上人们会把家里的垃圾和不干净东西都扔出去,以此来“送穷”。这种习俗反映了汉族人民希望辞旧迎新、摆脱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的生活传统心理。
据说,在古代,上古帝王颛顼创造万物生灵时,先造了六畜(牛羊马猪狗鸡),后才造人,所以从正月初一到初六都是以动物命名的日子。至于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开始工作或开业,这与农耕活动有关,因为当地的人们认为这是下田备春耕的时候。
除了清理家中的污秽杂物,还有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在唐代文学家李邕的《金谷园记》中提到,“高阳氏子瘦约,好衣敝食糜。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着之”这就是对“穷鬼”的祭祀。而宋朝时期,则将其尊为“穷神”。
老北京还有另一种风俗,就是孩子们装扮成刘海戏金蟾,然后背着小人去街上抢财神,如果抢到了,就意味着吉利。不过,这些活动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
另外,由于这一天是商店开张的大吉大利日,因此商人们会放鞭炮庆祝,也有人会贴大红对联,如“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等。这一天也是各界恢复正常交流和互动的一刻,无论是邻里之间还是社会上的禁忌,都随之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