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道教名人大全第三十代天师虚靖先生张继先

道教名人大全第三十代天师虚靖先生张继先

道教名人大全:张继先,第三十代天师虚靖先生

张继先(1092-1127),北宋末期著名的道士,以字遵正、号翛然子闻名。据传,他五岁时尚未能言语,但有一日听见鸡鸣,便笑着赋诗,人们都被其神奇之处所惊叹。

九岁时,张继先袭承了道教的职位。他的为人清癯白皙,寡言少语,被视为真仙。在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多次被召入东京,为内廷醮修,并赐予“虚靖先生”的尊称,以及中散大夫的官职和昆玉所刻“阳平治都功印”。

不久之后,他又被封为正一真人的“静应真君”,并且命令有司将开封东建下院安置他,并赐予额外的钱财以供修缮龙虎山上的上清宫。此外,还特别拨给了步口庄五万两银币来养活在山中的众多弟子,并更改了该地的名字为“上清正一宫”。他也追封了自己的祖父和父亲为“先生”,度其祖母陈氏、冯氏以及妹妹葆真的身份,让她们成为道士,并在山上建立了一座真观作为他们居住的地方。

据说,在京城时,宋徽宗曾经询问过张继先是否见过龙虎,而他回答说:“我常常看到虎,只是在今日才目睹到了龙。”徽宗大喜,即刻命他制作符箓。徽宗看完后,又问:“灵气从何而来?”张继先回答:“神灵之所居存留,就是灵气自发生;你是否擅长书写?”接着就展示自己曾书写《道德经》给徽宗。这一次,再次询及修炼丹药的事宜,他回答:“此乃野人事,不适合君主涉猎。陛下若能保持清静无为,就足够像尧舜那样。”

后来,还有关于道法同异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答案。他坚持认为,“道本无为而无不为”、“体即是道,用即是法”,这两者其实是一源,其本质并不分同异。如果没有共同之点,那么就强加名称,有什么意义呢?

张继先对于冲淡生活态度极重,从未停止地请求回到他的家乡。最后,他在上清宫后的空地中建立了一座庵堂作为心斋坐忘之所,这个庵堂由宋徽宗亲笔题词命名为“静通庵”。这里还有一个亭子叫做翛然。

由于祖传云锦山上的龙虎丹灶,所以他对外丹也有深入研究。大观元年(1107年),宋徽宗派遣使者前往云锦山进行醮祀仪,同时也请示天师要旨。他便作出《大道歌》并交由使者带去进献。一年之后,他再次回到了云锦山,与刘混康、徐神翁等一批知名人物一起聚集于储祥宫。在京城期间,以符水驱邪治疗病痛。当时任宰相王安达致仕归隐,也受邀前去拜会。而当政和二年(1112年),因病辞世,由王宇初编纂其论述诗文成篇共三百余首出版。

除了这些作品以外,还有其他著作如《心说》流传至今。而根据记载,随着时间推移,《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的整理版也渐渐流传开来,其中包括署题“虚靖张真君著”的《明真破妄章颂》,均收入了《正统道藏》中。此外,《正统 道藏》还收集有署题 “虚靖 张 真 君 著 的 《 明 真 破 妄 章 颂 》”。

总结来说,张继先以其独到的见解,将禅学与内丹术相结合,对于修行法则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理论,如认为心是万物之源,是生死善恶的一切起始,对待修炼要达到一种超脱状态,不求得失只求真正理解生命本质。他强调必须斋戒以净化身心,更注重内省和自我提升。在他的眼里,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充满变化,因此要学会接受变化,而不是抵触或恐惧它们。他提倡通过纯洁的心态与行为达到长寿健康,不需要依赖复杂的手段或秘方,只需返回到最根本的人性状态即可实现这一目标。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德经注音完整版 心如止水锋芒未熄
心如止水,锋芒未熄 在哲学的深渊中,有一个概念,它似乎与人类的本性背道而驰,却又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这个概念就是“心无欲则刚”,它意味着在没有私欲...
《道德经》读诵 正规道德经1一...
在我们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走向正确的方向?正规道德经1一81章全文解释为我们提供了宝贵...
道德经原文完整版免费 探寻古老智慧的...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道教作为一种深厚文化与哲学融合的宗教体系,其影响力渗透到方方面面。其中,道教四大名山则是其核心信仰之一,它们不仅仅是一些地理上的重...
《道德经》朗诵版 我和父亲试着生...
家庭的新篇章:亲子之旅的开始 在这个充满变数和挑战的世界里,生育孩子被视为人生中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我来说,和父亲一起尝试这段旅程,更是加倍了其意义。在这里...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