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主要人物第三十代天师虚靖先生张继先
道教主要人物:张继先,第三十代天师
张继先(1092~1127),北宋末期著名的道士,以字遵正或嘉闻,又号“翛然子”。他奉为第三十代天师。据传,他五岁时尚未能言语,但在一日听见鸡鸣后突然笑着吟诗,“人皆称异,(以)为真仙”。
九岁时,他袭承了道教之职,为人“渊默寡言,清癯白皙”。徽宗崇宁年间,被召至东京建醮内廷,并赐号“虚靖先生”,视秩中散大夫,并赐昆玉所刻“阳平治都功印”。不久,又被封为正一真人张陵的后裔,诏有司就开封东建下院安置他,并赐额为“崇道”。
张继先在京时,有一次徽宗曾询问:“卿居龙虎山,曾见龙虎否?”答称:“居山虎则常见,今日方睹龙颜。”徽宗大喜,将其作符进。徽宗还曾询问他的修丹之术,他回答说:“此野人事也,不是君主所宜嗜。陛下清静无为,与夫尧舜足矣。”
张继先志在冲淡,对待世事持有一种超脱的态度。他屡次请求返回山中生活。在上清宫后,为心斋坐忘之所,即静通庵,有亭名“翛然”。并建灵宝、云锦、真懿三观,以及祖师祠改名演法观。
政和二年(1112),徽宗遣使复召,但他因疾病辞谢。当时有人预知国难,因此托王道坚转告徽宗,当修德弥灾。在山中旷逸自怡养生修性。他有著作《大道歌》、《心说》流传于世。
张继先以道法不二,同时会通禅宗除承家传符箓外,也兼修内外丹。他认为:“心者,万法之宗……与天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或称其名字如真君、真常、真如等。他的思想强调内丹修炼,用以达到长生不老。
关于内丹的论述,他认为:“神驭气……自然赤子产真胎”;又提到自己的家法能够动天地、役龙虎等,却强调得此能力须通过修行。此外,还劝来拜受天师秘箓的人脱去世网,以求自我反省,而非依赖外界力量。
同时期还有林灵素等同享宋徽宗恩宠,但他却多次隐退。这期间林灵素权势显赫,但却提出废佛议,其它方面则引导人们韬晦,不应过于贪婪。在这方面 张继先给予了劝谏:
万象有杀有生,
春花秋落;
一气互消互息,
夜露朝晞。
升高须远,
就下无难,
不昧先机,
方为达者。
最后,在元至大元年(1308),武宗封他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成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