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世真仙体道通观第三十二卷自然之中寻道者
歷世真仙體道通觀第三十二卷:自然之中尋道者
在唐高宗龍朔年間,一位名為何尊師的修行者,居住在衡山。他不公開自己的姓名和來源,但他的外貌如同四十歲的人,而他的步伐卻像風一般輕盈。何尊師常在蒼梧五嶺之間遊走,不問世俗事,不留下痕跡,只有百餘年的光景,他的模樣從未變化。
有人曾詢問他氏族或來歷,但他總是回答「何」一字,時人便稱呼他為何尊師。他穿著簡陋,鞋子破舊,但心中的智慧卻深不可測。道士田虛應和鄧中虛都曾求教於他,但最終都未能領會他的真意。
有一次,明皇李治請求何尊師開悟學者,他說:「知不知的是上乘,不知知的是下乘,只有那能鑿開混沌之門、悟透自然之理的人才是真正的高人。」然後,他拿起竹杖進入林中,就此消失了。
不久後,有位名叫蘇務廉的太守題寫了一篇碑文紀念他。在另一處地方,有位名叫劉知古的人,也是一位道士,其先祖們都是顯赫人物。劉知古對於道家的秘密非常熟悉,他曾經以色代脈,用氣治療病痛,這些方法都不凡。
還有一位名叫王旻的人,在洛陽青羅山居住,每天種植藥草和花木,並且擅長書法。他的一幅畫作甚至被唐玄宗召進宮廷欣賞。在一次訪問時,王旻指出一座小洞穴,其中藏有仙人,即使唐玄宗也無法進入這個洞穴。
最後,我們又提到了一位顏真卿,是魯國公府的一員,因其忠誠義舉而聞名遐邇。他雖然也對神仙之事感興趣,但是終究因忠義立身而成就大業。在建中四年,被命去質問叛臣李希烈,因為當時顏真卿並沒有回來,所以家人在長樂坡送別了他。在李希烈被捕後,顏真卿的屍體發現仍然完好如初,被改葬至偃師北山。三十年後,一個人找到顏真的墓地,並收到了一個書信,這封書信是由顏真的手筆所寫,因此大家都知道顏真卿已經達成了成為仙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