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守一存思道教文化的天然道观 适合朋友圈分享的道德经

守一存思道教文化的天然道观 适合朋友圈分享的道德经

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在《道德经》中提到养神的重要性,指出要“虚其心,实其腹”,达到“致虚极,守静笃”,并且能够像婴儿一样柔软。《太平经》更详细地讲述了“守一”和“潜心”的概念,将养神视为所有养生的基础和前提。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强调,要想实现长生不死,就必须保持恬愉淡泊的心态,并清除欲望。而唐代学者司马承祯则撰写了《坐忘论》,认为养神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他提出了一套七层的安心坐忘法,每一层都有着特定的要求和目标。

首先是信教阶段,我们需要相信道德之根,这就像树木深植于土壤般稳固。接着是断缘阶段,我们要远离世间杂事,以免被物质利益所束缚。在收心阶段,我们必须关闭那些让我们产生欲望的感觉与思维通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修炼自己的内心世界。在简事阶段,我们应简化生活,不去追求那些对身体无益的事物,因为多欲会导致精神混乱。

接下来的是真观阶段,当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纯净、安宁时,我们才能见识到生命中的真理。而泰定阶段,则要求我们在这份纯净之上,再次获得一种超然脱俗的心态,让我们的思想不再受到外界干扰。这就是得道境界,也就是最终实现了一个高尚而完美的人生状态。

此外,“存思”也称作“存想”,是一种闭目静思某个对象以回归内心世界的方法,它还有助于引导外界五行诸神入人身,使人体得到充分滋养。“存思”的仪式程序包括三洞法,即朝向东方、南方和北方分别进行三次闭目思考,每一次思考结束后,都需感受不同的气息,最终达到预知吉凶、消灾获福甚至长生成仙的地步。

最后,“守一”则是专注于最高无上的一个点或气,使它们常驻于身体内部,从而使自己精神坚固,不易丧失。这一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度过难关、避免灾难,还能治病延年久视,是一种极为宝贵的人生智慧。

标签:

猜你喜欢

道教经典有哪些 云游者在鹤鸣仙...
云游者踏上普安之旅,心无所住而生,无为而无不为。在斑斓四月的光辉下,他们结伴行走于千年古镇之中,感受着天地悠悠的步履轻盈。三国蜀韵在这里添上了美丽的回忆,...
道教名人有哪些 云游鹤鸣仙观释...
当我踏上斑斓四月的普安古镇,云霞相伴,结伴行走在千年古街上。天地悠悠,我步履轻盈,仿佛穿越三国蜀韵,让秀山幽水与我同醉。人文中华五千年,国之瑰宝随着影子形...
人生修行经典句子 土家田氏考略
作者:雷翔 信息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田氏,无论古今都可称为土家族之巨姓。南朝时,巴、建、南郡就有“僭称王侯,断遏水路”的冉、向、田三姓;...
道德经原文及全文 人心所向自然而...
在《道德经》中,我们可以找到一系列关于如何修养自我、如何理解宇宙和人类地位的智慧。其中,“人心所向,自然而然”这一观点,是对《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哲学...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