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奇侠传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十
李八百,蜀人也,莫知其名。初來卜居於筠陽之五龍岡,又名赤岡寨,今高安郡治是也,有淬劔池、七星井存焉。歷夏、商、周,年八百歲,又動則行八百里,時人因號為李八百。或隱山林,或居廛巿,後修行於華林山石室,丹成道備,還蜀中。
至秦時,知唐公房有志而不遇明師,欲教授之,所以先徃試之,是為公房入傭客;公房乃不知仙人也,以為客之一員,不問何方,只見他勤勞地耕作,每日晚上與家人共食。他對李八百說:“你真是個好工頭,我很喜歡你的辛勤工作。” 李八百便以此機會測試了公房的品德和智慧。
當晚,他故意生病了,並且讓自己的瘡口變得惡化到不可近處的地步,但仍然堅持要見公房。面對如此情況,即使是最執著的人也不禁感到困惑。但李八百卻堅持己見,他告訴公房自己只有在君王親自舐洗自己的瘡口才能痊癒。此話一出,全村老少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要求所震驚。
終於,在眾人的眼前下,大勇者——唐公房竟然走上前去,用他的嘴唇輕柔地舐洗起了那片惡性腫瘤。就在這一刻,一股神奇的力量似乎在空氣中弥漫開來,那些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突然間都顯得微不足道,而那片瘡肉開始逐漸消退,最终完全痊愈。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個人建立起了一種深厚的情誼,並且共同研讀了一本關於長生不老秘術的大乘經典。在經典中,它們學到了如何通過煉丹技術實現身體上的轉化和精神上的覺醒。而最終,它們成功達成了長生的目標,就像天空中的鳥兒一般自由飛翔,不受任何束縛。
匡續先生則是一位南楚人的仙士,他曾經在虎溪山脈的一個偏僻小谷裡修行多年。那裡有一棵古木,其根部藏有一本巨大的書籍,那書籍內容涉及至高無上的宇宙奧秘,以及如何控制四季變化和調整自然界平衡力。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一位尋訪異寶的小童發現了這棵古木,並從它身上獲得了一些珍貴的智慧,這些智慧後來傳遍全國,被視為聖物。
玉子先生是一位南郡人,他雖然學習過許多經典,但最後選擇追求的是一個更加簡單直接的人生哲學——寧靜與淡泊。他相信真正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態,而非外表或者社會地位。他甚至創造了一套特殊的練功方法,用以養性治病,並能夠將草泥瓦石轉換成六畜龍虎,也能夠步履江海而不濕足,更能夠閉氣數十日而未死等等,這一切都是他對生命極致敬仰的心理狀態反映。
太陽子則是玉子的同窗兼好友,因善酒常醉而受到批評,但他的五行道法卻讓他保持年輕貌美三百餘歲。他雖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但是始終尊重玉子的指導,如同弟弟般侍候著他。在一次偶爾喝醉後的一夜夢境中,他悟出了更深層次的人生哲理,因此決定跟隨玉子進行更深入的修炼,最终一起達成了長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