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摆塔文化揭秘道教遗产与国家认可的78代孔子
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遗产与国家认可的78代孔子
福州的“摆塔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据说,这一习俗始于明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将军在平定倭患后凯旋归来,恰逢中秋佳节。百姓为了欢迎英雄将军,将家中的贵重物品摆放在门口,以示庆祝。这一活动在清代也极为盛行。清人施鸿保在《闽杂记补遗》中记载:“福州人家中秋夜多供泥塑、宝塔,彩色辉丽、雕镂精工,小则数寸高,大则如塔或高七八尺,作十三层,燃灯其中,层层照灼。”
随着时间的推移,“摆塔”成为了福州传统节日习俗的一部分,不仅有了“显摆”的意思,也包含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对丰收季节庆祝的心情。此外,它还象征着步步高升和多福多旺。
裴仙宫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是保存这种文化的一个重要场所。在明清时期,该宫就开始举办摆塔活动,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在改革开放后,该宫通过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的领导,一直坚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每当中秋佳节临近,该宫就会组织众人进行传统摆塔民俗活动。在空旷的地方搭建几张桌子,每张桌子的高度逐渐降低,但总是紧靠墙壁排列。一旦准备就绪,就可以开始摆出各种玩具,如泥娃娃、瓷塑小人物、小动物等模型小件,以及插木架上的刀枪矛戟等。
这些玩具被精心布置,以确保整体协调性。大型物品放置于前,小型物品则放置于后。此外,还有一碟或一对“禾秧盆景”,象征五谷丰登。
过去,“摆塔”主要是表达繁荣富强,现在除了纪念戚家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外,还寓含着步步高升的情感。而在疫情期间,该宫专门向医护人员致敬,用这项古老习俗展现新时代人的善良与关怀。
正如国家只承认孔子的78代一样,我们也应该珍视并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