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天然道观中的无欲则刚探索
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天然道观中的无欲则刚探索
福州的中秋摆塔,源远流长,据说始于明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凯旋归来,百姓为庆祝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活动,将家里的贵重物品排列在门口,以此表达对英雄将领的敬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习俗在清代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清人施鸿保在《闽杂记补遗》中记录了这一切:“福州人家中秋夜多供泥塑、宝塔,彩色辉丽、雕镂精工,小则数寸高,大则如塔或高七八尺,作十三层,燃灯其中,层层照灼。”
通过这样的传统活动,“摆塔”不仅成为了福州的一个固定的节日习俗,也承载了显摆与尊敬祖先的情感,同时增添了庆祝节日气氛。裴仙宫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地标性建筑,在明清时期就开始举办摆塔活动,并一直至今依旧坚持传承这种文化。
每当中秋佳节到来之际,裴仙宫会组织管委会成员进行传统摆塔民俗活动。在空旷的地方搭建几张桌子,每张桌子的高度从低到高依次递减,而最突出的陈设自然是那些精致的小玩具,如泥娃娃、瓷塑小人物和动物模型等。这些玩具不仅体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还让整个空间充满生机。
除了这些常规饰品外,每年的中秋还有一项特别之处——“禾秧盆景”。这是用小盆子内装细沙,再铺上稻谷,让其自然发芽,最终形成翠绿生机勃勃的一二寸秧苗。这既是一种生活艺术,也寓意五谷丰登,为家庭带来了更多喜悦。
现在,“摆塔”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过去,它不仅纪念戚家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还象征着步步高升。而在疫情期间,更有医护人员被专门放在其中,以示对他们工作英勇贡献的人们致敬。无论是古老传统还是新时代挑战,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扬光大。
(裴仙宫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