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福州道教文化探索摆塔背后的道德经无为而治智慧

福州道教文化探索摆塔背后的道德经无为而治智慧

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与中秋的和谐共融

在那遥远的明嘉靖年间,福州城里,一场庆祝凯旋之师归来的盛宴悄然拉开帷幕。据说,在戚继光将军平定了闽南地区倭患后,他回到了福州,而恰逢中秋佳节。百姓为了欢迎这位英雄,将家中的珍宝排列于门庭,以示庆贺。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摆塔",其背后的故事深藏着对古代先人的敬仰与对丰收季节喜悦的期待。

清代时期,这一传统活动更是风靡一时。在施鸿保先生笔下,《闽杂记补遗》记录了这一壮观景象:“福州人家中秋夜多供泥塑、宝塔,彩色辉丽、雕镂精工,小则数寸高,大则如塔或高七八尺,作十三层,燃灯其中,层层照灼。”这样的情景,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也体现了当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一份向往。

裴仙宫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从宋代就开始举办这种活动,并且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在改革开放之后,这里的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使得"摆塔"成为每年的不变主题。

每到中秋佳节,那些精心挑选的小玩具,如泥娃娃、瓷塑小人物、小动物,以及模型小椅子、小桌子,都被摆放在空旷的地方。最为显眼的是那些由薄铁皮或木板制成的小巧塔楼,每个都经过精心布局,以展现出一种既有尊贵又充满生机的情趣。而最特别的是那碟或对子的“禾秧盆景”,它不仅能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更寓意着五谷丰登。

随着时间流转,“摆塔”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展示富裕的手段,而是成为了纪念爱国主义精神和步步高升的人生态度的一种表达。此外,在特殊情况下,如疫情期间,人们还会专门为医护人员设立敬畏之物,用以表达社会的大爱与关怀。

综上所述,“摆塔”这个词汇背后隐藏着无数故事,它们交织成了一个关于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复杂而迷人的图画。正如《道德经》所言:“无为而治”,我们可以从这项活动中学到如何以简单而优雅的手法来享受生活,同时也向未来传递我们的文化遗产。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一般说什么 中秋节的传说与...
中秋节的传说与婚丧读音,揭秘你一定要知道的故事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这个问题,易德轩小编将为你一一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道德经原文豆瓣 女方办出阁宴需...
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女方出嫁被称为“出阁”,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这个仪式上,女方需要举办一个大型的告别宴,以此来表示她离开娘家,开始新生活。然而,对于...
道家经典书籍入门 道生一解读道家...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体系中,道家思想是极具影响力的其中一种。道家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道”,它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深刻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在这篇文章中...
道家关于爱情的经典语录 从道德经全文中...
在茫茫古籍海洋中,有一部书籍,它以其简洁而深邃的哲理,影响了无数代人的思想和行为。《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深刻的见解,...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