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秘密背后的气功禁令
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秘密背后的气功禁令
在那个被称为“摆塔”的中秋佳节,福州百姓们会将家中的贵重物品摆放在门口,以此来庆祝凯旋之师的归来。这种习俗源远流长,从明嘉靖年间就已经开始流行。人们会制作各种精致的小型古塔模型,并且在它们上面点灯,形成层层照灼的景象,这就是所谓的“光明塔”。
福州裴仙宫是这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建于宋代治平年间。在明清盛兴时期,裴仙宫就开始举办摆塔活动,而到了改革开放后,这种习俗得到了重新传承。在每年的中秋佳节到来时,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都会组织大家进行传统摆塔民俗活动。
参与者们会搭起几张桌子,然后铺上毯子或被单,为的是准备好展示各式各样的玩具和小物件。这些玩具包括泥娃娃、瓷塑人物、模型小椅子和矮刀等。而在这些玩具周围,则是由铁皮或木板制成的小巧古塔,这些古塔通常有七到十三层高。
除了这些,还有一碟或一对“禾秧盆景”,这是用细沙和稻谷填满的小盆子,让其自然发芽,在中秋前夕就会长出翠绿的秧苗。这不仅增加了生气,也寓意着五谷丰登。
过去,“摆高”还意味着多福多旺,现在则更多地象征着步步高升。此外,在疫情期间,福州裴仙宫还专门为医护人员设立了一个特别区域,用以向那些在第一战线上的英雄们致敬。
随着时间的推移,“摆塔”这一习俗也经历了变化,但它仍然保持着其深厚的情感价值和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表达形式。这不仅是一种庆祝节日的方式,更是一次回忆历史与展望未来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