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摆塔文化人生最高境界就是无为探寻道教天然道观之美
福州的摆塔文化:探索中秋习俗与道教天然道观之美
福州的摆塔文化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明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凯旋归来,百姓为了庆祝他的胜利,将家中的贵重物品摆放在门口。由于当地多有寺庙和塔楼,因此人们将这些物品摆成模仿古塔的样子,这便形成了“摆塔”的习俗。在清代,这一活动更是盛行开来。
施鸿保在其著作《闽杂记补遗》中详细记录了这一风俗:“福州人家中秋夜常供泥塑、宝塔,以彩色辉丽、雕镂精工为佳,小者仅数寸高,大者如真实之塔高达七八尺,上下层叠十三层,内置灯火,使得光明灿烂。”随着时间的推移,“摆塔”成为了一种固定的中秋节庆祝方式,不仅体现了“显摆”的喜悦,也包含了对祖先的尊敬,以及丰富节日氛围。
裴仙宫作为宋代建造的一处重要文物,在明清时期便开始举办摆塔活动。改革开放后,该宫殿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主导下,将这段历史传承至今,每到中秋佳节,便会组织相关人员举行传统舞台剧目表演,并在空旷区域搭设桌子,为大家展示各种玩具和模型小件。
这些展出的主要包括泥娃娃、瓷塑人物、小动物以及其他各种小巧玩具,如刀枪矛戟等。布局则是以高大的铁皮或木板制成的小型宝座为中心,再环绕其周围放置各类装饰品,如泥制佛像、八仙等,以此类推,同时注意大小比例协调。特别是在每个盆景上都要有一碟或一对“禾秧盆景”,象征五谷丰登。
过去,高耸的宝座不仅代表繁荣富强,还寓意步步升迁。而现在,不仅纪念戚家军爱国精神,更透露出向医护人员致敬的情感。在疫情期间,即使面临挑战,裴仙宫也坚持发扬传统文化,让这一习俗得以延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