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摆塔文化揭秘道教法术与天然道观的神秘世界
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与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福州摆塔文化的由来
中秋节在福州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习俗据说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率领部队平定了闽南地区倭患的大捷,全胜归来。百姓为了欢迎凯旋之师,将家中的贵重物品摆放在门口,以此庆祝英雄们的胜利。由于老城内多寺院多塔,因此人们将这些摆设品制作成模仿古塔的小型模型,这样便形成了“摆塔”的名称。在清代,福州人对这一活动尤为热衷,甚至在《闽杂记补遗》中有记载:“每当中秋佳节夜晚,居民们会供奉泥塑、宝塔等精美小巧之物,大者高达七八尺,小者仅几寸高。此外,还会用彩色材料雕刻精细,为表彰祖先并增添节日氛围。”
裴仙宫:传承和创新
裴仙宫位于宋代治平年间建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在明清盛期,它开始举办以古董作为主体进行装饰的一种祭祀活动,即所谓“摆塔”。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此地恢复了其传统文化活动,并在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领导下,将这项民俗艺术延续至今。
每逢中秋佳节,陈锦丰道长都会组织管委会成员举行一次传统性的民俗展示。他们会搭起桌子,从一张到三四张不等,每张桌子紧靠墙壁排列,然后铺上毯子或被单。这是准备好舞台,让人们展现他们最喜爱的手工艺品和玩具。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些精致的小型陶瓷人物、动物模型,以及插入木架上的刀枪矛戟。这些都是孩子们曾经珍视而现在已成为回忆的小玩意。而且,由于空间有限,他们还需要根据大小和形状将这些小玩具合理布局,使得整体看起来既协调又生动。
除了以上物品,还有一种特别独特的情趣——即用盆栽稻谷让其发芽,在中秋前夕呈现出绿色的秧苗。这不仅是一种自然艺术,也象征着五谷丰登,对于农耕社会来说充满意义。
过去,“摆塔”更多的是一种表示家庭繁荣昌盛,现在则更强调对国家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医护人员敬业精神的纪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继续发扬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关怀与民俗仪式感。
(本文来源:裴仙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