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

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

绞胎瓷源于唐,兴于宋,亦称“搅胎瓷”“透花瓷”,表里如一、内外通透、一瓷一品、不可复制,故有“瓷中君子”之称。其制作原理是,利用不同色调的坯土料分别制成坯泥,并把不同色调的坯泥擀成板块,相互叠合,再进行绞揉、切片、拼接、贴合、挤压,制作成型,然后上釉烧制。绞胎瓷的纹路分自然纹与规整纹两类。北宋时期,重要窑址在焦作修武当阳峪,人们评价绞胎瓷:“白如雪,红如朱,绿如翠,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花如锦,凝如脂,润如玉。”北宋靖康之变后,绞胎瓷的烧制戛然终止,其烧制工艺消逝在历史的风烟中。目前,古代的绞胎瓷名品在国内外仅存60余件,成为稀世珍宝。

“在北宋已享有盛誉的绞胎瓷在失传近千年后重新问世。”2002年5月6日,这一消息在当时的中央电视台一套早间新闻播出。焦作绞胎瓷传统工艺技法研制成功的喜讯让陶瓷界为之振奋和欢呼,熟悉柴战柱的人都知道在绞胎瓷制作技艺的恢复中他付出了太多精力。

可贵的是,自2002年,绞胎瓷烧制技艺恢复之后,柴战柱并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继承,他认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是发展的真谛所在。于是柴战柱一手抓传统,一手抓创新,在继承绞胎瓷传统和确保其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取向,大胆引进其他艺术门类的经验,在造型、釉彩、制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

柴战柱和他的团队在绞胎瓷研发与生产中引入了彩绘、浮雕、透雕、书法等多种艺术手段,使绞胎瓷获得了更大的艺术表现力。在烧制方法上,他们大胆运用新工艺,不仅成品率高,产品成色好,能实现鲜亮如玉的效果,基本上解决了传统绞胎瓷在高温下易崩裂和难成大器的问题,而且这些创新举措也更符合现代人对艺术的审美和需求。

目前,柴战柱和他的团队已研发并生产出内容涉及焦作山水、历史人物、经典故事、山水花鸟、风土人情等上百个花色品种,其作品主要分为绞胎陶艺、绞胎美术瓷、绞胎瓷韵画、绞胎瓷雕、绞胎雕塑艺术瓷、绞胎绞釉瓷等八大类,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瓷器制作具有长久性、传承性、产业性的特点。景德镇仅瓷器产业一年就创造上千亿元的产值,带动数十万人就业,河南禹州瓷业产值一年也有上百亿元。而绞胎瓷具有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审美取向与收藏价值,我们已经恢复了它的制作技艺,接下去就要努力将其发展成一项文化产业,积极打造成为焦作的一张亮丽名片。”柴战柱说。

如今,柴战柱围绕做大做强绞胎瓷产业,制定了打造名窑、名瓷、名家、名作的发展思路。他也力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化古为新,开发出更多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产品。同时,鼓励和带动更多人从事绞胎瓷研发和生产,力争在五到十年内让绞胎瓷作坊达到几百家,形成产业群落,壮大产业规模。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的修行境界 历史上的道家名...
道德经的传承者:历史上的道家智者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哲学和生活方式影响了无数人。从老子创作《道德经》到后来的张岱、王弼等人的解读与发展...
奇门遁甲入门基础学视频教程全集 张良汉初名将政...
生平简介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忠义双全”的美誉的张良,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不仅以其智慧和勇敢闻名于世,而且他的治国理念也深受后世推崇。张良出...
道德经第81章 孔孟之辨在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剧烈的变革,诸侯国之间频繁争斗,这一时期也见证了儒家和道家的兴起。孔子和孟子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道法自然原文翻译第二十三章 太上老君云端的...
一、天地之主 在古老的中国神话中,太上老君是道教中的至尊,他以智慧和力量统治着宇宙。他的形象常常被描绘为一个长白须发、穿着流苏袍服的人物,手持九齿钉耒,这...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