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舞蹈
彝族舞蹈多姿多彩,动作优美,富有浓厚的情趣和民族风格。同时,舞蹈又以特定的方式反映出彝族人民的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和民族迁徙、战争经历等。彝族舞蹈种类繁多,现介绍各地彝区一些代表性的舞蹈。
大三弦舞又叫“阿细跳月”,流传于云南撒尼和阿细民间的一种舞蹈。据传大三弦舞来源于刀耕火种时代。跳这种舞时,男子一字排开,弹着三弦或吹着笛子跳。随着节奏抬脚踢腿,向前退后、向左向右交换舞步。女青年亦一字排开,腿上的动作与男青年一致。不同的是女青年要拍手,原地跳一段节奏,由左向右转一个圈,轮回反复。有时男子向前冲,女子向后退,富有情趣。
彝族阿细跳月 方征摄于红河州可邑村(2010)
打歌是彝族舞蹈中最常见最具群众性的一种舞蹈。各地彝族称法不一。有“踏歌” “打跳” “达踢” “左脚” “跌脚” “跳歌” “跳芦笙” “跳锅庄”等等。打歌历史悠久,云南巍山魏宝山的清代壁画上就绘有一副《打歌图》。各地的打歌有各自不同的风格,但传统打歌是以篝火为圆心围圈而跳,除领舞者吹奏芦笙等乐器外,其他人都携手搭肩而舞。老年人也有背手跳的。跳时大家合拍而歌,动作矫健,步调整齐,节奏分明。打歌的动作多表现狩猎、战争、劳动、生活等内容。
四弦舞流传于云南峨山、新平、双柏等彝区,它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表达劳动时的欢愉。跳舞时男弹月琴,女拍手而舞,手上动作不多,但脚上的动作富于变化。参加的人数不限,跳时无固定顺序,由弹四弦的领头人决定,男子要善于动作的变化,女子要反应灵敏地及时跟上。跳至,只见舞者忽进忽退,忽分忽合,变化复杂快速,动作灵巧柔和。
叉舞是流传于云南撒尼彝区的一种男子舞蹈。叉即是战争武器,也是狩猎武器。这种舞蹈可能是从狩猎或战争中演化而来。舞者手持钢叉组成舞队,动作为模仿战争、狩猎,举叉刺向各个方向,动作有攻、有防,威武雄猛。这种舞以鼓点作伴奏,多在节庆和葬礼上跳。
在凉山彝族所底地区,火把节期间一种女子集体的舞蹈叫做“都火”。“都”是彝语火的意思,“火”为唱。舞蹈动作简单古朴。舞动时,有歌伴奏,一人领唱,顺着一个方向边歌边走,持续不停。舞蹈步伐轻盈简单,舞者各手持一把黄伞,一手牵着前人的荷包带,形成一个长串,绿茵草坪衬着花朵般的黄伞,姑娘们微微低头,哼唱着动人的歌曲,形成一种独特的舞中含情,情中有舞,情舞交融的氛围。
铃铛舞又名跳脚,流传于贵州彝区,是在老人去世时跳的一种舞蹈。由几个青壮年男子。手持一串马铃,排成一行,有规律的扭动腰肢,有节奏的摇响马铃,脚步和铃声合拍,节奏鲜明有力。舞蹈动作表现人们攀缘悬崖绝壁,翻越高山峻岭,披荆斩棘,互相帮助、团结战斗的情景。舞者边跳边唱哀歌,歌声深沉、悲壮、有力,歌词内容是赞扬死者的功绩和叙述历史的。
金竹舞是广西那坡彝族祭祀性的舞蹈。每当跳公节时,人们围绕一丛金竹而舞。届时,乐队吹起葫芦笙,敲响铜鼓,人们再“麻公爸”(领舞者)的带领下,踩着葫芦笙和铜鼓的节拍,随着曲调变化舞步,循环往复,持续不断。表现了那坡彝人对竹的崇拜。
“哑巴舞”,由云南省祥云县大营七宣村的“彝族哑巴节”演变而来。相传很多年前,刚刚定居在七宣的彝族人遭受着自然灾害和病魔的双重折磨,日子过得很艰难。村里一位善良美丽的哑巴姑娘每天走很远的路到村外给饱受磨难的乡亲们寻找野果和草药。一天,哑姑回到村子附近的龙潭边休息时,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时,已经到了龙潭深处的龙宫,龙王要娶她为妃,她抗争不过,只能顺从,并为龙王生下了孩子。哑姑十分挂念村里的父老乡亲,就与龙王约定,每年正月初八,她可以带着孩子跟村里的乡亲们见面,并带去药材和雨水。村民们为又能见到哑姑而欣喜若狂,决定用跳舞的方式来庆祝重逢的喜悦。此后,七宣村的自然灾害越来越少,病魔也渐渐离人们远去,人们过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过“哑巴节”和跳“哑巴舞”的习俗,就这样一代代流传下来。
“彝族哑巴节”一般是在正月里举行,每逢节日到来,当地的野猫山下便会人山人海,盛况空前。七宣村是一个纯粹的彝族村庄,每当节日来临时,村里会组建起一支“哑巴”队伍,由“大哑巴”“中哑巴”“小哑巴”组成,另外还有人负责扮神牛,还有专门的葫芦笙、三弦、笛子乐手。“大哑巴”头戴插着野鸡羽毛的牛皮头饰,下穿一条羊皮短裤,上身由画师彩绘一黄两青三条龙,分别代表龙王和两位龙子。“中哑巴”和“小哑巴”彩绘的内容主要是图腾和彝族文字等。一切准备妥当后,随着一声声“请哑巴出山喽”的喊声,4个“中哑巴”用彩轿抬着“大哑巴”走出龙王庙,来到搭好的主场地,进行“哑巴舞”表演。表演结束后,“哑巴们”还要将哑巴舞跳到每一户人家里,除非家中有亲人新故,否则不能漏掉一户。跳进了哪一家,就意味着把一年的丰收、幸福、吉祥带到了这一家。
彝族“哑巴舞”表演 老铁摄于云南祥云县大营七宣村
参考资料:
1.黄建明著《中华民族之旅·走进彝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版。
2.胡子龙《彝族人:跳起哑巴舞祈安康》,《中国文化报》2013年0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