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和佛家的智者难道不曾留下过悬壶显迹畅玄风的足迹吗
李哲玄真人,唐大中元年二月十七日生于河南兰义县(今兰考),后周显德六年八月十二日羽化于崂山太清宫,享寿112岁。据《太清宫志》记载,其降生时赤光满室,出生时其母梦见房间失火,警觉而生。十五岁中选进士第,但性好清淡,不愿仕进,而是喜阅道书、厌世俗生活。后在罗浮山精修多年,与罗浮道士共得医术之玄妙。
成道后,他积功度世,将57岁留居崂山筹建三皇殿,并手植龙头榆树至今成景。在五代后周太祖广顺三年五月,因京师久旱不雨爆发灾疫,他云游至汴京悬壶济世、咒符治病,被封为“道化普济真人”,回归崂山自居山庵,不言不食,以《黄庭经》为常。
后周显德六年八月十二日,当他携囊外游许姓道人遇见并将《皇庭经》一卷交给他,说:“如睹吾面,众皆勉之。”许道人回庙后,看见李真人已羽化成仙。他遗蜕以坐棺装殓葬于东山之前墓至今完好。
355年后的元朝延佑元年十月,有海角居士前来挂旃说寻找《黄庭经》,但未得到回答,只留下字谜诗“无走逝口上,少力幼亢头。女生十八子,道成乐无休”,乃是“哲”、“玄”、“李”三字,也是李哲玄祖师仙去复来之迹。当年的拜斗台,即为李真人的拜斗处,如王裕恒、高仁峒等高者亦有赤光降垂感应,每得其愿。此事传颂千古,为崂山道教史上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