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祭祀古歌 创世纪
傈僳族祭祀古歌创世纪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hzf 发布时间:2013-07-17 《创世纪》古歌是傈僳族祭祀经调,同时也是傈僳族历史、文化、哲学等综合性的一个沉定物,是傈僳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百料全书,因此,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要尽快协调有关部门组织人力、物力,尽快收集、翻译、整理《创世纪》古歌,在此过程中,要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完整性、以防止资料被创作化和现代化。
傈僳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全世界傈僳族共有120万左右,其中国内70多万人,国外50多万人。国内傈僳族主要分布于滇、川两省,以云南为主要聚集区。在云南境内,傈僳族大都居住在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江流域的峡谷山坡地带,为氐羌人后裔,即藏缅语族汉藏语系彝语支的一个民族。公元1世纪左右,傈僳族先民与彝族先民共同生活在雅砻江、金沙江两岸的广阔地区,也就是今天云南丽江市、四川省攀枝花、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3世纪以后,傈僳族先民与其他民族先民不断向西南迁徙融合,到公元8世纪,在今天云南西北地区出现了“栗粟”的部落。15至19世纪间,逐渐扩展到澜沧江、怒江流域和东南亚,目前国内七十多万傈僳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的攀西地区、凉山州,云南的迪庆、丽江、怒江、大理、保山、楚雄、德宏、昆明等州市,国外五十多万傈僳族分布在缅甸、泰国、印度、孟加拉等十个东南亚国家,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
《创世纪》古歌
傈僳族形成《创世纪》古歌的主要成因:
一是叶落归根的思想,傈僳族叶落归根的思想观念很明显,人死后如有条件回老家安葬,就千方百计要送回老家,包括现在,有些在外工作的傈僳族老人去世后,都要求儿女送回老家山里埋葬,尽管有条件在城里购买墓地也不愿意埋在公墓,但过去由于整个族群迁徙频繁,送回老家安葬的机率很渺茫,所以就是要形式上回老家,就是灵魂要回家的意思。灵魂回家还体现在驱鬼的形式上,如傈僳族人生病后找勒帕(勒帕:不受师传,不懂史诗,为人驱鬼送神,)驱鬼,有一句念词是必说的,就是“哪里来的哪里去”。傈僳人观念中的鬼包括亲人、朋友、邻居凶死后变成的厉鬼,厉鬼在家里不走,惊扰亲人,就是生病的原因。“哪里来的哪里去”就是滚回你的老家的意思,这个老家狭义上是只厉鬼的老家,广义上指的是傈僳族这个族群的发源地。
二是尊老以及先祖崇拜的观念在起主导作用。傈僳族是比较尊老的一个民族,先祖崇拜就是一个体现,先祖崇拜是傈僳族最普通、最为虔诚的一种崇拜。傈僳族认为,老人死后,他们的灵魂不死,要送回祖先发源的地方安息,并在远方保佑亲人,可以造福家人,故设神龛供奉祖先,神龛不能任意搬动。除祭祖节日外,逢年过节对神位献酒肉。祖先神位的神龛安放在堂屋的左右上角,男放左边,女放右边。因此傈僳族《创世纪》古歌的形成是傈僳族尊老的道德规范的体现。
三是记录口传历史的需要。傈僳族由于没有文字,很多历史、风俗、哲学等需要传承下来,就只有靠傈僳族的智者—比帕有意识地来记住并传唱了,比如祭祀古歌《创世纪》里很多的内容是对混沌世界的认识、重大事件的叙述、伦理做人的教育等内容,这其实和汉族的记史差不多。
《创世纪》与比帕的产生
“比帕”(祭司)是傈僳族口头文化遗产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发展者。他们常常能背诵《创世纪》、《伦理道德》、《生产调》等上万行的傈僳族叙事长诗,人们公认,这是傈僳族从蒙昧时期进入文明时期的产物。过去“毕扒”的社会地位很高,土司及上层人物都很器重他们。“毕扒”是傈僳中有学识有修养的人。他们熟知傈僳族的历史渊源,通晓史事典籍和占卜,还懂得天文历法医药等知识,可称为古代傈僳族的知识分子,在社会上很受人尊敬。在历史上,“比帕”曾多次发起过反抗土司、地主封建统治压迫剥削的大起义,其中云南华坪文乐公寨傈僳族“比帕”唐贵(丁贵)于1820年至1821年组织云南华坪、大姚、永胜、永仁和四川德昌、盐边等地各族人民进行的抗清起义,声震滇西,震惊清朝廷,为求得各民族生活、地位平等而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多少年来被各族人民广为传颂。
“比帕”一般由男性承担和,不脱离生产,不同于人为宗教中的宗教职业人物,也不在各种祭祀活动中索取更多的报酬。基本上兼职,在傈僳族中较有威信和影响。他们能唱上万行诗歌,能吟诵人死后三天三夜的悼词史诗。“比帕”的主要职能是:主持丧葬和平日祭礼,治病、合婚、占卜等。新中国成立后,“比帕”仍是傈僳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物。
傈僳族比帕是丧葬的需要而产生的。纵观社会发展史,每一个职业的产生或细化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比帕也不例外,傈僳族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对去世亲人简单的倾诉已表达不了他们对亲人的留恋哀思,他们需要对亲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这个内容其实和汉族的悼词差不多),还有是每个族群的迁徙线路的确切认定,这就需要一个专门或半专门的人来做,因此傈僳族历史中的“比帕”就产生了。
比帕分师传的比帕和神传(祖传)的比帕,师传的概念很简单,就是找一个老比帕当学徒,但找比帕师傅也有一定的规则,就是一个地区(或地方)的什么氏族(就是傈僳族图腾崇拜中的鸟、熊、鱼,羊等)和什么氏族才能学,比如云南永胜、华坪、四川盐边的鸟氏族(姓亚、郭、鸭)和碗氏族(姓王)之间可以相互学比帕。这主要考虑迁徙线路一致的问题。神传(祖传)的比帕就复杂的多了,有些比帕世家每三代人中的男性会出现一位神传的比帕,这里面就有点神秘的色彩和诡异的成分了,基本情形是,家族中某一个四十岁后的男性某一天会突然疯了,然后唱一些沧桑的古歌,懂行的人就知道这是神疯了,不用给他治病,他自然会好的,隔一段时间,他的疯病就自然好了,好了以后就具备比帕的水平了,有的还会同时具备脚踩、舌舔烧红的铧犁的功能。
《创世纪》与傈僳族丧葬习俗
傈僳族对死者都行棺木土葬,棺木要用罗汉松,忌用长毛松。砌墓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石头垒墓填泥土;另一种是云南华坪丁王地区丁姓家族葬墓不砌石头,在选定的地面挖坑放入棺材然后用净土盖上,再用木棒击紧。但两种葬法举行葬礼的仪式是一样的。人死后,男喂银器九粒女喂七粒。男用九皮麻女用七皮麻。净水洁身(洗身)。男剃头发后再葬。人死当天或三天后,要请比扒举行运魂礼(即吟唱《创世纪》,傈僳语称“麻札么”,)。唱死者生前的事迹和希望,送魂礼的仪式隆重。比帕要唱吟完“天天辟地”、“人类来历”,“人生哲理”,“伦理道德”和傈僳族的整个迁徙过程等22章,使之把死者的魂送回该民族的发源地(古歌指路
经:“……现到了祖山我不再送你\你父母接你你妻子接你\这里三条路你父母指你\父母居住地前后两座山\一山银遍地一山金满坡\从此家人聚……”。
傈僳族人死后相信有灵魂存在,因此埋葬死者时,要把死者生前的器物烧了,目的是让死者在阴间能正常生活。人死后,丧家要为其洗身、穿衣,女的就为其梳头,男的要为其剃发。然后将尸体停放在堂屋中,请来“比帕”进行“交魂”仪式,即给死者亡灵指路,引领他的灵魂返回祖先居住的地方,并祈求祖先收留他。“交魂”仪式后,由死者的子女牵着羊到房内杀死,意为献给了死者。同时在屋外宰牲招待前来吊丧的人。葬礼要选好“皇道日”,若接连几天日子都不好,就在夜间埋葬。上山入葬前,事先请亲属、邻里先上山选择安葬的理想地方。僳僳族选择墓地以将来不会出现山崖崩坍、看刀子能插起为条件。此时,家中的人把遗体搭放在木架上,抬往墓地。到达墓地后,先将棺木在坑内搭好,再把遗体移入棺材内,盖好棺盖才开始垒土成一小丘。将玉米等种类种子以及酒撒在坟上,余下的用背兜装好,放在坟侧。一般在垒土前要在棺材头部埋上破茶罐、破碗、烂背篓等作殉葬品。背篓里还装有玉米、瓜籽等,据说这样死者到阴间时才能像在阳世一样耕种,送葬队伍行葬归来,要绕道行走。并且在回路上烧香树叶,松枝叶,让送葬的人越过,使其烟雾绕过全身或洒清泉水,目的是给送葬队伍洗去疲劳和病毒。相传人死后三至七天内其灵魂要回家一次,在此时间内,过去习惯在堂屋门口打灰塘看死去的亲属灵魂回来是否留下足迹。傈僳族在外凶外,尸体不进家入堂,麻疯病患者死后要火化成灰再葬。
《创世纪》与傈僳族迁徙史
傈僳族是一个悲剧性的民族,历经战乱,挤压,不断向边地迁徙,傈僳族的迁徙路线一直向西,向着太阳落下的地方,是一个追赶太阳的民族.傈僳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迁徙史,古歌中唱到:峨绿瓦(玉龙山)、娜依墨博(金沙江)、蒙罕滴理(青海湖)等地名,可以比较直观的感受到悲惨的迁徙场面。
“哪里来的哪里去”,这是傈僳族的先祖崇拜观念。这和汉族的叶落归根是一个概念。不管迁徙到何方,灵魂总归要回家。如:古歌所唱“这家人死了死了魂要到\先祖居住地他不知道路\回不到那方死魂不出家\时时扰亲人主人请我来\给死人指路尔萨山神鬼\天下各路神请让一条路……”。傈僳族的先祖崇拜学说认为:人死灵魂不死,在瞑留之际,灵魂即离开躯体,回到祖先居往地方然后超生,但在死后,灵魂因不知道祖先发源的路线还在躯体周围逗留并扰乱亲属,所以在装棺和下葬时,需由比扒吟唱古歌《创世纪》,为死者的灵魂指路,送回祖先发源的地方,这就是傈僳族所说的“做道场”。
从史学的观点来看,《创世纪》内容以迁徙为主,还包括哲学、宗教、占卜、艺术、牧耕、医药、道德,战争等内容,作为一个史料记载少的民族来讲,有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比如傈僳最终形成单一民族的发源地滴哩(青海湖),就是在《创世纪》中一段古歌中发现的,这段歌大意是这样的:”我们的祖先住在湖边……“,另外,从古歌中,还可以考证与彝语支各个民族的渊源关系等,如祭祀的具体方法、如黄水淹天、兄妹造人、英雄射日等传说,和彝语支的彝族、拉祜、哈尼等民族大同小异。
清朝末期傈僳族几次大的农民起义失败后,为躲避清朝政府地主阶级的缴杀,傈僳族进行了三次大的迁徙,使傈僳族在明朝时期的居住由云南永北、丽江、华坪,四川德昌、盐边、米易等地,扩展到怒江、楚雄、大理、德宏、保山等地的七十多个县,部分越过国境线进入缅甸、泰国、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在这种居住格局的状态下、通过对《创世纪》的了解和分析,我们发现,不管是金沙江、怒江的傈僳族,还是缅甸、泰国的傈僳族,几次民族迁徙的原因及主体线路在各地《创世纪》古歌中基本上一致。缅甸傈僳族做”道场“所吟唱的《创世纪》中就有峨绿瓦(玉龙山)、娜依墨博(金沙江)等地名,这给傈僳族是东往西迁,还是西往东迁的争论提供了可供考证的论据。
《创世纪》古歌的音乐魅力和禁忌
《创世纪》古歌单纯地作为一部音乐来讲,可以说是傈僳族最古老的调子,傈僳族从形成单一民族到现在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而《创世纪》从那时起开始形成一种固定的调子,用于做指路道场,指路道场是傈僳族中最庄严肃穆的宗教仪式,所以是不可能更改《创世纪》调子的。因此,今天所听到的《创世纪》古歌调子和二千年前应该说没多大差别,这就是在吟唱《创世纪》古歌所具有的那与众不同的音乐魅力。一种悲壮的音符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内容,让听者感受到远古的气息扑面而来,甚至让人泪流满面,长泣不已。
《创世纪》古歌的吟唱是很庄严肃穆的,而且吟唱还有禁忌,首先是女人不能吟唱,这和傈僳族漫长的父系氏族社会有关,女人在家庭中没有地位。比如,来客人女人不能上桌等,宗教上的法器女人不能摸,华坪的傈僳族还有一个”男人节“就是专门避开女人的宗教节日。其次是平时不能吟唱,这个”平时“就是指没有人去世的时候,平时没事吟唱《创世纪》古歌认为是不吉利的,认为会触犯神灵而遭受厄运的。
《创世纪》古歌内容的甄别和保护传承
一是《创世纪》古歌内容的甄别。由于傈僳族居住地域的分散和宽广,一句”千里傈僳“就是比较直观的注解。以至各地《创世纪》古歌的差异也相当明显,使得有些狭隘的同胞便以正宗和不正宗要来评价《创世纪》的真伪,这其实和前几年区分什么正宗傈僳和假傈僳的说法一样毫不辩证毫无客观的说法。傈僳族不像纳西族一样聚居,以至存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民族内部的差异性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即需要统一的方面,比如,傈僳族不存在支系的观点,我们就要统一说法统一资料。在另一方面,又要有包容的求同存异的观点,比如,语言上的局部差异,服装上的差异和宗教上的差异(有原始宗教、教)等。特别是《创世纪》的内容,因为迁徙线路大同上小差异,造就了《创世纪》内容上的差异,所以不能信口开河地下结论正宗与不正宗的结论。另外是地名上的甄别,比如”江西“”湖广“等地名,有些人道听途说,不加思考,一说”江西“”湖广“就是现在的江西省,湖南广东这些中原地区。这就产生傈僳族包括彝语之的民族都在江西省湖南广东生活过的误区,这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说法,翻篇中国历史也没有氐羌后裔在这片区域生活过的痕迹和记载。其实,《创世纪》说的江西是江的西面,有可能是怒江西面、或是金沙江西面,还有可能是澜沧江西面,都你可能。造成这样的误区一是很多比帕不识字,经调是鹦鹉学舌从上辈学来的,不了解系统的中国历史特别是西南历史,以讹传讹的成分多些,二是明朝时期来永北地区屯兵的兵勇以当地傈僳族通婚后同化掉的汉族,他们父系的籍贯说法还保留在江西、湖南、广东地区。而有些专家学者下去调查又不加分析不加甄别就下结论记载下来造成的结果。这就需要从民族学、彝语支民族历史方面研究和甄别。
二是《创世纪》古歌的保护。《创世纪》古歌是傈僳族历史、文化、等综合性的一个沉定物,是傈僳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百料全书。说它珍贵,历史研究价值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还是这部古歌随时都有流失的危险,因为是口碑流传的,一个比帕出师后很难比较完整地传给下一个徒弟,现各地为数不多的比扒都是高龄的老人,一旦这些老人去世,就将无法收集。因此保护《创世纪》古歌已经刻不容缓,因为,要研究始终要有最原始的记录。说到保护,有些人一说到宗教上就往迷信活动就往上靠,而有些人又不加甄别地当做经典,这都是不讲科学不讲辩证的行为。对于一个上千年的进程中没有文字记载的民族来说,史诗就是最好的史料,而傈僳族最完整最系统的史诗就只有《创世纪》,因此,要尽快协调有关部门组织人力、物力,尽快收集、翻译、整理《创世纪》古歌,在此过程中,要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完整性、以防止资料被创作化和现代化。
三是《创世纪》古歌的传承。任何民族文化的传承,首先要有传承的环境,还要有传承的条件,环境就是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集中的地区,如果你到一个连本民族语言傈僳语都不会说的傈僳村子(现在有这样的村子,是傈僳村子但不会说傈僳语)搞这些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搞笑。条件呢,至少你要让这些指定的传承者有生活保障吧,没有人会在生活无着的情况下搞这些东西的。所以要有一定的经费保证是搞好传承的基础保障。最后一个是人的因素,由于受汉文化及社会经济的影响,现在的年轻人很难专心致志地用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去学。假如你要人家学,至少人家要有兴趣,而且还要有点悟性,《创世纪》古歌本身禁忌又很多,比如不能在家里念或唱,一般情况下不能念或唱,最后只有在死人做丧葬祭祀时才能念或者唱出来,学的人也就只能在这种情况下才又学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一年中或者一生中有几次呢?传承也要考虑民族的特性和禁忌,因此需要一个恰当的方式方法要做好传承这个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