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房中术中的步虚仪考 从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的古灵宝经分类论出发
东晋末年的“古灵宝经”《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章》,是一部近数十年来备受国际道教学界关注的经典①。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因为该经所阐述的灵宝“步虚”仪式,对中古以来道教斋醮仪式的演变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然在各种道教科仪中被普遍使用②;二是“步虚词”作为中古以来道教文学一种极其重要的文体形式,而该经则提供了“步虚词”一种最早的形态③;三是围绕该经在敦煌本《灵宝经目》中归属问题的讨论。
根据敦煌文书P.2861和P.2256宋文明《靈寶經義疏》,陸修靜(406-477)在其《靈寶經目》中,将古靈寶經劃分為「元始舊經」和「新經」兩類。1982年,道學者小林正美先生提出敦煌本《靈寶經目》已被陸修靜作過重大改動,認為應該根據古靈寶經各自所尊崇最多的一些典籍以及是否有「三洞經書」的觀念將古靈寶經重新劃分為由「葛氏道派」所創作的「元始系」和由「天師道」所創作的「仙公系」兩種霊寶經④。
由于《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章》在古靈寶経分类問題の討論中的代表性,因此,學術界對其歸屬至今形成了三種主要看法:一是按照敦煌本《靈寶経目》的現有的「元始舊経」として存在於其中,認為該經属于“元始旧经”,即属于较早问世、更具神秘色彩的一批著名传说与神话故事,如太上老君、黄帝等祖先之类;二是在依照小林正美先生提出的标准,将它划归为属于后来的仙公系统,即后来出现且广泛流行的一系列宗师信仰体系,如张 道陵创立的大成观、三清四圣信仰体系等;三是在认为该经原属于较早期问世但内容尚未完全确定或失传的情形下,其最初只有一部分内容,但至于其他绝大部分内容,则都属于后人根据较晚出世并广泛流行的事实补充进去,这种看法支持的是陆修静对这些历史资料进行整理时可能存在一些主观偏差或者误解。
有关 古灵宝 经 的分类关系到对 古灵宝 本 解 读 和 基 本 教 義 思 想 的 准 确 抓 嵴 而 不同 的 分 类 法 也 将 使 中 古 道 教 史 一 系 列 重 大 问 题 的 研 究 得 出 完 全 不 同 结 论。我们认为,从 灵 宝 “ 步 虚 ” 仪 的 起 源 来 看,《 洞 玄 灵 宝 玉 京 山 步 虚 章 》 最 核 心 的 教 義 思 想 与 “ 元 始 旧 经 ” 完 全 一 致 因 此 应 属 于 一 批 最 早 出 世 的 “ 元 始 旧 经 ” 之 一。而该经相关内容又对较后出世的地' 新 經 '产生了深刻影响。正因为如此,敦煌本 《霊 寶 經 目 》 現 有 の 「 元 始 既 」 及 「 新 經 」 之 分類 保 持 了 古 靈 寶 經 啟 世 初 期 面 貌 , 陸 修 靜 對 此 并 未 作 任 何 改 動。而 「 元 姿 既 」 及 「 新 經 」 兼 包 括 著 過 去 在 前 后 時 期 所 創 作 的 各 種 精 神 文 化 内容。此外,还应注意到,在文献记载过程中,有可能会因时间久远、地域不同而导致信息不全或有误,以致造成对于某些关键事实了解不够透彻。
综上所述,《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章》的起源与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问题,并试图通过分析文献记载以及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这个问题提供一个全面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