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步虚仪起源考与古灵宝经分类论 以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为核心探索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的物品背后故事
道教“步虚”仪的起源与古灵宝经分类论 ——以《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为核心,探索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的物品背后故事
一、从灵宝“步虚”仪的起源看《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章》的分类归属
(一)关于《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内容概说
敦煌本《灵宝经目》之“元始旧经紫微金格目”称:“《升玄步虚章》一卷,已出。卷目云《太上说太上玄都[玉]京山[步虚]经》。”可见,该经本属于“已出”的“元始旧经”之一。明代万历《续道藏》收录了《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章》,该經开篇是对大罗天玄都玉京山七寶玄台紫微上宮的详尽叙述。
二、古靈寶經之類型與其在中古道教史中的影響
小林正美先生所提出的“元始系”和“仙公系”分类法,其划分的主要标准包括:最尊崇的神靈、最主要的經典,以及是否有三洞經書觀念。而陸修静對於這些問題有著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該經應該根據它們所尊崇的大師以及它們是否包含三洞經書來進行分類。
三、從靈寶「步虛」儀式的起源探討中古道教斋醮儀式演變發展
「步虛」詞作為中古以後道教的一種重要文體形式,而該經則提供了一種最早形態。在唐代杜光庭稱:「十天眾聖旋繞玉京之山,歌咏修真之詞也。」宋代曾慥稱:「『step-virtue』,即指眾仙輕舉飛行於空間之詩。」
四、結語
總而言之,《洞玄靈寶玉京山歩虛章》的研究不僅關乎其在歷史上的位置,更是對理解中古時期道教文化的一個窗口。透過深入分析這部作品及其相關內容,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當時的人民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如何通過信仰來尋求精神慰藉和世界觀。此外,這也是一個考察中國傳統文化與其他宗教或文化交流互動機制的心理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