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沪大变革时代社会呼唤纯正的道家婚书信仰
在黑暗的隧道中燃起烛火,即便微光摇曳,总有一些黑暗被置换成了光明。他说,那烛光的来源,只能是信仰的对象;那烛光的指向,是希望的尽头;而那烛光的效果,就已经是在激发爱心了。2015年伊始,上海发生踩踏事件,国人皆悲恸,此一事故,亦如巨大的隐喻,汹涌人潮,彼此不能互为支撑,该转向何处获取庇护?我们向死而生的世界里,随时会出现更为强大的东西,把我们所拥有的剥夺殆尽。
若身处转型社会,不确定因素更是随时显现自身:信念与规则、房屋与道路,都会坍塌崩溃。土耳其诗人塔朗吉在诗中留下过扎实的祝福:“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人如此软弱渺小,都曾在某些时刻寻求安全感。桥坚固、隧道光明,就不只是藏在诗句里的祝福,而是涉及到人之安身立命的根基。
《秉烛隧中》是何光沪2003年至今重要文章的首次结集,其中既有对宗教学原理及宗教哲学的理论探究,也有对中西历史、文化及社会问题的观照与探讨。在这本书中,他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通过信仰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并且提出了一种以“灵性”作为个人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的心态。
他认为,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由于历史之沿袭、制度之缺陷以及教育之缺席,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人们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而这种忽略导致了中国目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过度世俗化和道德滑坡,这些都是需要通过深层次的人文精神修养来解决的问题。
何 光沪提出了一个关于个人的责任论:直接决定一个人尊严的地位,是由社会制度安排。但这些制度安排会受到观念影响,更具体地说,它们受到了抽象理论塑造出的观念影响。因此,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我们都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认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同时也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想法表达出来。这意味着必须承担起责任,为自己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为自己设定合理的人生目标,以及为自己创造一个幸福满足的人生环境。
对于记者提出的关于“最初经验”的问题,他表示自己的初步认识主要来自于家庭环境。在那个时代,他们家虽然贫穷,但是充满了爱和智慧,每个成员都努力工作并相互支持。当他看到周围人的苦难时,他开始思考为什么生活应该这样,并意识到这个世界可能存在一种更高级别的事物,这种事物可以帮助人们找到意义,从而克服痛苦和困境。这份力量,就是他后来的研究宗教学专业所寻找到的答案——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