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何光沪大变革时代社会呼唤纯正的信仰与正规道德经1一81章全文解释

何光沪大变革时代社会呼唤纯正的信仰与正规道德经1一81章全文解释

在黑暗的隧道中燃起烛火,即便微光摇曳,总有一些黑暗被置换成了光明。他说,那烛光的来源,只能是信仰的对象;那烛光的指向,是希望的尽头;而那烛光的效果,就已经是在激发爱心了。

2015年伊始,上海发生踩踏事件,国人皆悲恸,此一事故,亦如巨大的隐喻,汹涌人潮,彼此不能互为支撑,该转向何处获取庇护?我们向死而生的世界里,随时会出现更为强大的东西,把我们所拥有的剥夺殆尽。

若身处转型社会,不确定因素更是随时显现自身:信念与规则,房屋与道路,都会坍塌崩溃。土耳其诗人塔朗吉在诗中留下过扎实的祝福:“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人如此软弱渺小,都曾在某些时刻寻求安全感。桥坚固、隧道光明,就不只是藏在诗句里的祝福,而是涉及到人之安身立命的根基。

《秉烛隧中》是何光沪2003年至今重要文章的首次结集,其中既有对宗教学原理及宗教哲学的理论探究,也有对中西历史、文化及社会问题的大量观照与探讨。作为结束后中国第一批宗教学者,他堪称三十多年来中国宗教学发展的一位推动者和见证人。他的学术论著结合了现实关怀与超越精神,在其笔下,对于人的本质、社会制度以及历史进程,有非常清晰描述。在逻辑延展与分析思辨过程中,为知识、审美、理智与灵性各自设定位置。

他认为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由于历史之沿袭、制度之缺陷以及教育之缺席,一直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和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而对于当下中国社会,他有一个比较悲观的情绪表达:偏向经济和物质,对人的精神本质漠视,因此信仰荒芜。在过高法制指引下的苛法降低其所辖社群的心理水平。

一个好的制度本就内在地包含人们对其理性的认知和信任;好的生活应内在地包含超越性的精神生活;而自由亦需个人以自律为基点。在灵性层面,他为这个世界苦难辩护,即使残酷,我们仍要坚持对抗它的人生理想;因为罪无法改变,所以需要更多善;世界铸造灵魂的是峡谷。

他还确立了人的责任直接决定尊严境况,这个安排受到观念影响,更准确地说受抽象理论塑造的人观念巨大影响。人类既可以相互滋养也可以相互毒化伤害。而每一次选择构成历史面貌也决定未来的模样。

记者询问1979年的选择入读研究生时选择社科院宗教系教专业,以及研究过程中的更新变化。他回忆,当初朦胧地意识到通过研究去弄清楚自己的信仰,并且最深远的是理解这种信仰对于中国社会价值。这一切更新发生除了日常学习外,还有一些特别境遇,如阅读麦奎利《教神学原理》,并翻译这本书受益无穷。他分享自己最初经验,其艰难痛苦但最深切的是精神困惑——生活是否应该这样?这是个基本的问题,也是一个永恒的问题。

关于疏离感和痛苦的问题,他表示这些都是自然且必要的一部分。但即使无法脱离这些痛苦,但意义帮助应对,它来自于天地之源主宰。如果真诚地服务终极目标,即使成绩很小也有意义。此外,对外部了解全面公正史料识别独立思考技巧也是关键,因为误导愚弄常常从云游逐流开始。他提到,《参考消息》、《第三帝国兴亡》等书籍给予他极大的乐趣,是寻找真相宝贵资源之一。

标签:

猜你喜欢

九字真言符咒法图 无不为的意义在...
在哲学和心理学的深渊中,探索“无不为”这个概念,就像是在迷雾缭绕的森林里寻找那束指引方向的光芒。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存在本身追求不懈的精神状态,是一种...
道德经原文知乎 无为才能无不为...
无为的起源与哲学内涵 无为作为一种思想,源远流长,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道家强调顺应自然、做到不争,不强求,这种思想在后世被人们广泛传承和发...
老子道德经1一81章全文 客家话写法与客...
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客家人的责任重大。面对客家文化日渐式微,一些人积极倡议,一些人则身体力行。学习和使用客家话,成为许多人的共识。然而,在学习使用推广客...
道德经格局最高的话 道教三大奇书是...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海洋中,道教经典如同璀璨的宝石,闪耀着智慧与哲理。其中,“道教三大奇书”这一称呼广为流传,它指的是《黄帝内经》、《道德经》和《庄子》。这些...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