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道术之旅福州的摆塔文化探秘天然道观
福州的中秋摆塔文化,源远流长。据说,这一习俗始于明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凯旋归来,百姓为庆祝而摆出家中的贵重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摆塔”这一活动在清代也十分盛行。在《闽杂记补遗》中,清人施鸿保详细记录了这一习俗:“福州人家中秋夜多供泥塑、宝塔……名曰光明塔。”至今,“摆塔”已经成为福州的一项重要传统。
裴仙宫作为福州的一个著名道观,从宋代就开始举办摆塔活动。在改革开放后,该宫继续传承这一文化,将其延续至今。每当中秋佳节临近,裴仙宫会组织管委会成员进行传统摆塔活动。他们会搭建几张桌子,用毯子或被单铺好,然后开始摆放各种玩具,如泥娃娃、瓷塑小人物等。
在装饰上,每张桌子的主角都是高达七层到十三层不等的铁皮或木板制成的小巧模型“塔”。这些“ towers”的高度和数量取决于家庭经济状况,而旁边则是各种精美的小件,如弥勒佛、八仙、天女散花等。这些建筑物和人物需要根据大小和形状合理排列,以创造出既美观又有序的效果。
此外,每个桌子还必须有一碟或一对“禾秧盆景”,即用稻谷种植的小盆景,让它们发芽,就像五谷丰登一样充满生机。此外,现在人们还将医护人员置于尊崇之地,以表彰他们在疫情期间的辛勤工作。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维护历史文化,更能让现代社会与过去相连,同时也体现了对未来的期待——无论是身高还是事业,都希望不断向上发展。而这种传统民俗,也应该被发扬光大,为我们提供一种与众不同的节日庆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