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摆塔文化六耳猕猴守护道教古观
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中秋庆典与古观传承
在深邃的夜色中,福州独具特色的“摆塔文化”如同一幅精致的图画,展现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人文习俗。据说,这一活动始于明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凯旋归来,百姓为了欢迎他,将家中的珍品排列在门口,以此作为对他的庆祝。在那个年代,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而老福州因其众多寺庙和高耸入云的塔楼,也成为了展示这一美好习俗的地方。因此,“摆塔”这个名字便由此而来。
时间流转至清代,施鸿保在《闽杂记补遗》中记录了这一盛况:“福州人家中秋夜多供泥塑、宝塔,彩色辉丽、雕镂精工,小则数寸高,大则如塔或高七八尺,作十三层,燃灯其中,层层照灼。”这不仅是显摆之举,更是一种尊敬祖先、庆祝节日的情感体现。
裴仙宫作为宋代建造的一处重要道观,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开始举办这种传统活动。而随着改革开放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该活动得到了持续发展。每当中秋佳节临近,那里就会有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组织群众共同进行摆塔民俗活动。这项工作从搭建桌子到铺上毯子,再到挑选各种玩具和模型小物品,是一场精心准备的大型表演。
这些玩具包括泥娃娃、瓷塑小人物、小动物,以及各式各样的模型,如刀枪矛戟等,它们被巧妙地安排在木架上,一些甚至只有三寸长,却充满了生命力。此外,还有一碟或一对“禾秧盆景”,即用细沙灌水再铺稻谷,让它自然发芽,从而象征五谷丰登。
过去,“摆塔”意味着多福多旺,现在除了纪念戚家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项活动还蕴含着步步高升的心愿。在疫情期间,即使是在困难之际,裴仙宫也特别为医护人员设置了一块区域,用以向那些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的人们表示敬意。这样的创新,不仅保留了旧有的传统,又赋予了新意,使得这一民俗文化更加生动活泼,为后人的学习与发扬提供了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