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道家经典中的无为与无不为我们在这世间的修行与追求是否已是梦中人说梦

道家经典中的无为与无不为我们在这世间的修行与追求是否已是梦中人说梦

探索道教思想时,我们常以“无为”和“清静”作为修行的核心。深入理解,“无为”意味着让万物自然发展,不强求,以此实现“清静”的境界。这正是道教强调的意义。

然而,在现代思维的影响下,我们对古人的言辞可能产生误解。有人质疑,既然道教提倡“无为”,那么这种人生观不是过于消极吗?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追求“无为”的思想难道不是与现实背离了吗?

细读《道德经》,我们会发现每次提到“无为”,都伴随着重要词汇如“教”、“化”。这里,“无为”只是一种方式和手段,其目标是通过信仰实现教化,使民众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和谐、有序、安乐的社会。

因此,可以知道,虽然道教以个人修身起始,但最终目的是提升全民道德水准。这里的“无為”,可视作大众的大有為。

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对出世与入世两种看法。究竟隐居逍遥才是理想境界,还是积极争取命运才符合抗争精神?或者像街头巷尾见到的现代化工具使用者,那些错愕表情,也表明人们对隐世主张印象深刻,却忽略了入世因素。

知名学者李养正先生指出,道教追求理想境界具有双重性:既要建立公平世界,又要上善之 道 教化民众。《太平经》就阐述了治世理想,而上善之 道 是外在表象。如果大家言谈举止从未逾越,那么任何地方都是隐世之地,为何非要寻仙源呢?

把此生的人间做好,就是最佳修行。而相对于这一点,是宗教理念中的另一环,即仙境——修成仙,是数千年来最终目标。但神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存在呢?它们都保持同一精神特点,即超脱自在,不被物累。

凡夫俗子成为隐者,上升到神真,这就是逐层递进,对合于真性的回归。如果人们回到本初状态,便不需要度人。此生的苦恼来自贪欲纠缠,所以需要收回心神,这即是从显归于隐过程。在这一层面看,一入一出之间才能明白此生的大义,而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旅程,有些人一生未能明白,有些迷恋也未曾悟透玄题。

这样的答案,或许应该留给每个人的自我思考,然后用尽一生的故事去得到独属于自己的答案。修行如饮水,只需冷暖自知,本心而已。(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来源)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名言名句合集 道教大师的现代...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工作、学习、家庭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投入精力和时间。然而,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也给我们的身...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免费下载 王阳明心学之光...
王阳明心学之光:致知于行的道德实践 在中国哲学史上,王阳明以其独特的心学思想而闻名遐迩,他的“致良知”理论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政治、教育,还深刻地塑造了中华民...
《道德经》朗诵版 鱼鱼桌面秀官网...
探秘鱼鱼桌面秀官网:创意壁纸的海洋之城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电脑和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让我们的设备不仅功能强大,还能散发出独特的...
道德经第二十章原文译文和注释 老子道德经探索...
老子道德经探索:智慧源自天地的法则 道德经中的宇宙观 在老子道德经中,宇宙被视为一个和谐统一体。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是一切存在之先。这个概念可以...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