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的代表人物中有哪位先生能与宗玄先生吴筠媲美
在唐代,中国道教发展至鼎盛时期,外丹学说已达巅峰,但其副作用逐渐显现。太宗以后,一系列服丹致死的事件频发。面对这一现实,司马承祯和吴筠等人积极倡导内丹学说,以批驳外丹之弊,并开创了道教炼养长生内丹派的先河。
吴筠,字贞节,是华州华阴(今陕西)人,从小通经史尤擅文辞。他未能通过进士试验,但性情高洁,不随流俗。年轻时便有志于道教,与同修隐居南阳的倚帝山后入嵩山学习,从体玄先生潘师正处习得上清经法。
唐玄宗开元年间,吴筠离开嵩山游历金陵、茅山、天台,最终隐居于茅山。在此期间,他与李白等诗人往来,以诗歌相酬和。这段时间他的生活较为平静。
当朝廷政乱加剧时,吴筠预测将发生大乱,对玄宗多次上奏建议返归嵩山,最终被准许在京城建立道院,让他住持传道。在叛乱前夕,他再次向玄宗请求允许回茅山,这一次得到同意。不久后中原大乱,玄宗逃蜀,而江淮地区盗贼四起。于是吴筠东游会稽,在天台剡中逍遥自得。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吴筠在越中去世,其邻里商议以“宗玄”谥号。他的主要著作包括《玄纲论》、《神仙可学论》及其他多篇论文,现在有《宗元先生文集》三卷流传下来。
二者关于内丹仙道思想的开创未来流派
在这过程中,对于道教理论进行阐发,并结合自己独特实践经验,这就是他的内丹思想,也是神仙道教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这包括守静去躁、恬淡无为不悲不乐,以及持久以恒,使得起动的躁欲能够制止在萌芽状态,从而达到泰然忘情超然物外境界自然可达长生久视。此外,他还提出神仙是可以学习到的,并指出成仙的情况存在三种:一是禀赋自然成仙;二是经过学习成仙;三是不学而成或勤奋荒废无成。他认为不能用一种情况概括全部,因此提出了对于如何成为神仙的问题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