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宗玄先生吴筠啊他不就是道家代表人物及作品中的佼佼者吗
在唐代,中国道教发展至鼎盛时期,外丹学说已达巅峰,其社会影响力使得不少文人开始撰写诗歌和文章来赞颂外丹。然而,这一过程中也逐渐揭示了外丹的潜在副作用,特别是在太宗之后,一些服用外丹而导致死亡的情况频发。面对这一现实,道家代表人物及作品中的吴筠先生——司马承祯、吴筠等人大力倡导内丹学说,以此来批判外丹的弊端,并开创了道教炼养长生内丹派。
吴筠先生本名贞节,是华州华阴(今陕西)人,从小便通晓经史,有着非凡的文辞才能。他虽未能通过进士试验,但他的高洁品质与坚定的信念使他远离俗世。在年轻时,他已经有志于修行道术,与同仁一起隐居于南阳的倚帝山后入嵩山深造,在体玄先生的潘师正门下学习上清经法,并最终掌握了奥秘之法。
唐玄宗开元年间,当吴筠离开嵩山前往金陵(今南京)访寻真理后,他隐居于茅山并东游天台山。在剡地与越中名士共同享受诗酒之乐,他留下的诗歌著作为《躁东南》,其声名传至京师。玄宗闻知其才华,便亲自召见,让他待诏翰林。在朝会时,与文武官员齐坐,即便是朝臣启奏或陈述,也不过是表达忠心的一种方式,因此玄宗非常器重他。
随着李林甫、杨国忠辅政期间政治日乱,吴筠预测国家将要发生大乱,对玄宗多次上奏建议返回嵩山,但都未被接受,最终在岳观内另建道院让他住持传道。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前夕,他再次向玄宗请求允许回茅山,此次请求得到了同意。不久后,大乱遍布,而江淮间盗贼横行无阻,于是吴筠又东游会稽,与李白、孔巢父等交往,以诗歌相酬和,在荒乱岁月里过了一段相对宁静的生活。
最后,在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吴筠在越中去世,其邻里元等商议谥号为“宗玄先生”。他的主要著作包括《玄纲论》、《神仙可学论》以及其他多卷,其中包含《心目论》、《复淳化论》、《形神可固论》、《坐忘论》、《明真辨伪论》、《辅正除邪论》、《契真刋谬論》的七篇,以及《道释优劣论》(一卷)、《辨方正惑論》(一卷)。现在,《宗元先生文集》的上、中、下三卷流传至今。此外,他对于内丹仙道思想也有所阐述,为未来流派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