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无为无不为无为而有为南华真经注疏之夸张卷之二十四

无为无不为无为而有为南华真经注疏之夸张卷之二十四

无为之道,乃玄水之上,隐井之丘之间偶然遇见的无为谓。《疏》中提到,此章通过假设名号,以寓言方式揭示了明理的道理。北方象征着幽深而神秘的地方,而水则代表着暗昧和不明;隐者指的是深远而难以知晓的事物,而井则是显眼且不可忽视的存在。这表明了知识和智慧的极致,即使在最深邃与最显著之处,也能洞察宇宙间的一切。

无为谓对知者说:“我有三个问题想问你:何以思虑便能知道?何以服从便能安稳?何以道路相寻便能得道?”

《疏》解释,这些问题是在探索如何通过思考来达到理解,以及如何通过行为来获得安宁与真实的了解。此外,它们也询问了通往真理途径是什么。

然而,无为谓没有回答这些问题,反而让人感到困惑,因为它似乎在避开直接给出答案,而不是因为不愿意提供帮助。这种情况被称作“不知答”,意味着即使有答案,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接着,无为谓再次提出自己的疑惑,并试图找到解决方法,但仍旧未得到满意的回应。这次,无为谓决定自己去寻找答案,从白水南岸登上狐阅山顶,只见狂屈这位古人的身影。在这个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追求真理的心态,转而陷入了一种迷茫和混乱的情绪状态。

狂屈对这一切表示遗憾,说他原本想要说些什么,但却忘记了要说的内容。这可能是因为在追求知识时,我们往往会过于关注表面的东西,而忽略了内心真正需要探索的问题。因此,无为谓选择继续前进,不断地寻找那些能够引导他走向真理的人或事物。

随后,无为谓又一次面对黄帝大师,他向黄帝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我与你一样懂得这些事情,但是其他人却不知道,那他们谁更正确?”黄帝回答说:“那个人确实比我们更加接近真谛,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复杂的事情。而你们两个人虽然懂得很多,但实际上还是离真的很远。”

最后,《疏》总结道:“圣人所遵循的是一种自然、平衡和顺应万物变化的生活方式,他们并不执着于言语或行动中的细节。”此外,它还引用老子的话作为证据,“天下莫不沈浮,终身不故”,说明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没有固定的形态,因此圣人的生活应该是一种动态适应性的状态,而不是僵硬守恒。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德经》原文拼音版 甜到犯规的恋爱...
如何让你的恋爱技巧甜到犯规? 你知道吗,甜到犯规的恋爱策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耐心、细心和对对方的深刻理解。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甜到犯规”的恋...
老子《道德经》的精髓 温州有个杨府爷...
温州的杨府爷,作为本土俗神体系中最具影响力的地方神之一,其庙宇遍布各地,朝拜者络绎不绝。根据杨府爷信仰集中的不同地域,我们可以将位于海岛、近海或临江之地的...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水友圈的回忆才...
在这个温暖的午后,我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跳动,脑海中不断回放着那些与“才几天没要你水就这么多”相关的情景和故事。这些话语似乎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某个...
道家必备经典 春秋时期关尹子...
春秋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关尹子与佛教创始人释加牟尼的确曾有过会晤交流思想。据《阿差末菩萨经》记载,这场历史性会面发生在2500年前,地点位于缅甸。这次会面不...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