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人庄子道家思想的栖息地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为楚国公族,后因乱迁至宋国蒙城,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鲁迅先生评价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唐明皇封他为南华真人,其代表作《庄子》被尊崇成《南华经》,演绎出多种版本。
庄子的思想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他的根本精神依旧皈依于老子的哲学。他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认为自然比人的世界要好,对待事物提倡无用,他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将超然脱离世俗纷扰,以追求一种超越现实境界的人生观。他的文章充满想象力,文笔变化多端,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为后世文学语言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庄子》是瑰宝之一,它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并以“道”作为其哲学基础和最高范畴。他的生平虽然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以独立的人格与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自豪。在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对文化知识持怀疑态度。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的作品,而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门人或后来道家的作品。研究中国哲学和文学都难以忽视这部文献中的重要性。名篇如《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其中尤以《养生主》的庖丁解牛故事流传甚广。这部文献不仅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且其思想内容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及现代社会都有不可估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