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西华法师成玄英与道教的故事
成玄英,字子实,是唐初的一位杰出的道教学者和理论家,他的思想深受《老子》、《庄子》的影响。成玄英出生在陕州(今河南陕县),曾隐居东海。在贞观五年(公元631年),被唐太宗召至京师,加号“西华法师”。然而,在永徽期间(公元650-655年),他却被流放到郁州(今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
成玄英精通道教哲学,他的注疏作品如《老子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和《南华真经疏》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注释中特别强调了“重玄”思想,这是重玄学派的代表人物,使得“重玄之学”成为唐朝早期道教哲学中的主要流派。
近代学者蒙文通称赞道家的思想:“唐代前期,首推成、李。” 成玄英阐述了他的主张,即通过消除对有与无的执着,可以达到不滞于有也不滞于无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重玄”,即“一再求其本源,不停留于表面”。他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没有固定的名相,而万物生成变化正是自然之理。
成玄英还强调,“静是长生之本,躁是死灭之原”,因此修行者应该去除躁动,保持心灵上的静默,以达到无欲无为。这要求修行者摈弃功名利欲,只以自然顺应万物为准。他的养生哲学也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的心态。
自从成玄英等人提倡重玄之后,道家的思辨性和哲理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与佛教并肩作战。同时,“重玄之学”的确立也有助于儒家心性的发展,为后来的儒家心理学奠定基础。虽然一些文献已经失传,但幸运的是,有些作品,如蒙文通辑集的大部分内容,以及其他散佚文献,都得以保留下来,为研究这位伟大的道士提供了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