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在幽深的山谷中隐居已久的道家学者李含光被尊称为玄静先生他的一生致力于研究天人合一的奥秘心境平和如同大

在幽深的山谷中隐居已久的道家学者李含光被尊称为玄静先生他的一生致力于研究天人合一的奥秘心境平和如同大

在唐代,道教茅山上清派的传人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因被皇帝召见而离开了茅山,这导致经法传授断续,散失无存。李含光为了收集遗失的经法和重振道业,便请求离京返回祖居——茅山。他搜集了大量资料,并重新整理了道教圣典,使得上清派再次焕发光彩。

李含光出生于唐高宗开耀二年(公元682年),家世儒学,父亲李孝威号贞隐生精通黄老之术,与司马承祯结为方外交。在十八岁时,他开始研习道教,并从江都李先生学习。在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他以品行清优度为道士,在东都洛阳龙兴观修行达二十年。

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李含光拜师于司马承祯,在王屋山阳台观学习。司马承祯一见之下即称赞他是“玉清境之客”。不久后,玄宗召他至洛阳询问修道事宜,对他的见解大为钦佩。随后,他被任命为住持阳台观,以继承司马承祯的传统。

在阳台观期间,李含光致力于弘扬道教,同时兼修内丹术。他勤奋研究,不仅掌握了古代许多失落的秘籍,还撰写了一些新著作,以增强茅山上清派的实力。在此基础上,他又回到故乡——茅山,将所学知识与当地信徒分享,从而使得茅山宗区内外风气大盛,为江南地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道士。

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十二月,皇帝亲自下诏,请李含光入宫讲解真经,但他以身体疲弱为由婉拒。此后,他又三次求请回归茅山,最终获得皇帝允许。当他回到茅山之后,就开始着手整理和编纂众多遗失或未曾流传出去的经典,使得整个上清派受益匪浅。

通过他的努力,再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地底界面,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那份对纯净、对自然以及对生命本质追求的一种精神追求。这段历史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篇章,它揭示了一位普通人的伟大精神,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并塑造历史。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德经经典100句 佛语精选心灵修...
如何运用佛语提升生活品质?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心态平和,提升生活品质,是很多人共同关心的话题。佛教文化中...
道家传承小说 文化传承与现代...
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如何适时地使用道教咐语大全 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道教不仅是宗教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中,咒语作为一种特殊的修炼工具和...
道德经中最励志的句子及解释 道教关于持斋功...
道教关于"持斋"的功德探究:从社会常态到无为之道 在道教中,“斋”是“戒”的另一种行持,通常被视为修道者的基本准则。《云笈七签》指出:“斋...
道家思想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易经隐语透女性...
1989年,白云观举行了全真派自解放后首次的传戒大典,此刻我们有幸见证这一历史瞬间。图片提供者宋士洪道长,以其对道教文化的深厚了解,为我们呈现了这份珍贵的...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