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李含光道家传承的玄静先生

李含光道家传承的玄静先生

李含光:道教传承的故事

在唐代,茅山上清派自晋南岳夫人魏华存降传扬羲以来,已有数百年历史。到了唐代,其传人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多次被皇帝召见,远离茅山,致使经法传授断续,不幸散失无遗。李含光请求离开京城,返回茅山祖居,以搜集经法为己任,将道业重新整顿,使上清派圣地再次荣耀于世。

李含光出生于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他的二十一代祖父李弘曾任江夏太守,为避免王莽之乱,他迁居至晋陵(广陵)。因此,他成为了广陵人。家世尊儒,对黄老之术深有研究,与司马承祯结为方外交。

他在唐高宗开耀二年(公元682年)出生,并在十八岁时,对道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于是从师学艺于江都的李先生。在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他以品行清优度为道士,在东都洛阳龙兴观修炼达二十年之后,再移居嵩山继续修道。

当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他又从师于司马承祯,在王屋山阳台观学习。在那里,他与司马承祯相处一段时间后,被称赞为“玉清境之客”。不久,司马承祯去世后,玄宗下诏召他到洛阳询问修道之事,并对他的见解表示了极大的赞赏和敬佩。

玄宗还询问金鼎之事,而李含光则回应:“道德是公正无私的;轻举是公中有私呵。”这些话深得玄宗青睐,因此让他住持阳台观继承 司马承祯的事业。经过一年的勤奋工作,他决定回到茅山祖籍,以收集并整理那些散失的真经秘箓,从而重振了茅山上的上清派。

在天宝四年的十二月份,当时皇帝又一次命中使捧着皇帝玺书前赴茅山召请李含光。这次入京之后,他依旧保持斋戒沐浴的习惯,每次被召见时都会如此。而对于皇帝关于请其说法的问题,他却以身体不适作为理由辞谢,最终获得准许返回故乡——茅山。此事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这种精神追求者的尊重和理解,以及他们所扮演的地位与影响力。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语录经典语录带解释 探索异常现象的...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日常的平静和规律之外,还存在着一系列无法解释、超出常人预期的奇异事件,这些事件被称为“非正常事件集”。它们不仅挑战了科学界对自然法则的理...
道家经典句子 百家争鸣之诸子辩论
百家争鸣之诸子辩论 在中国哲学史上,“诸子百家”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它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多种思想流派和哲学体系。这些思想家不仅对政治、经济、伦理等方...
道德经第二章讲述的道德 道家代表人物老...
老子,你知道他是怎样一位智者吗?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家代表人物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老子。他的思想以“道”为核心,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等理念,对后世产...
道德经楷书全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修仙之路 修仙,乃是中国古代神话与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形象,它代表着一种追求超脱尘世、达到精神境界的愿望。修仙者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悟道...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