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光玄静先生的道教传奇
李含光:道教上清派的重振者
在唐代,茅山上清派的传承人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相继被皇帝召见,离开了茅山,这导致经法传授断续,散失无存。李含光请求离京返回祖居茅山,搜集遗失的经法,并成功地重振了上清派,使其再次成为道教界的一股重要力量。
李含光出生于唐高宗开耀二年(公元682年),他是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的名士。他的二十一代祖父李弘曾任江夏太守,因避免王莽之乱而迁居到晋陵,因此成为广陵人。在家族中,他的父亲李孝威号称贞隐先生,对黄老之术有深入研究,与司马承祯结为同门。
在十八岁时,李含光开始学习道教,被认为品行端正,在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成为了道士。他先是在东都洛阳龙兴观修炼,然后移居嵩山修道达二十余载。在这段时间里,他获得了一定的修为和学识。
在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李含光从师事于司马承祯于王屋山阳台观。司马承祯一看到他就说:“你真是玉清境之客。”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司马承祯去世后不久,玄宗便召请他来洛阳询问修行的事宜。当时两人谈话间玄宗非常感慨地说:“我看到了含光,就知道真人的存在。”
此后玄宗又询问金鼎之事,当时包含了对长生不老的探讨。李含光回应说:“圣人的训诫是公开无私的;轻举手中的金鼎,是公开中带有私心。如果寻求长生,就像风一样不可捉摸。”这些言论深得玄宗赏识,因此下令让他住持阳台观,并继续前任老师所做的事情。
随着时间推移,一些真正的心经秘籍也逐渐散失,有些甚至消失了踪影。这促使住持阳台观已有一年的时间后,他感到身体不适,只好乞请回到茅山,以便整理和恢复这些古老而珍贵的心法。此举极大地帮助上清派恢复了其在江南地区的地位,从而影响到整个中国的大众文化和信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