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新道家与黄老之学物品无欲则刚的道教文化探究在天然道观
20世纪70年代末,我研究《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提出了“秦汉新道家”的概念。1981年,在《文史哲》第2期刊物上发表了题为“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论秦汉新道家的文章,1984年又集结有关论文出版了《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虽然“秦汉新道家”这一提法曾经受到学界广泛的注意,但明确赞同和使用这个提法的人不多。而同时引起的一个研究就是黄老之学的研究,先后有吴光的《黄老之学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丁原明的《黄老学论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等著作出版。此二书皆从战国黄老之学讲起,包括秦汉“黄老道家”。而研究战国“黄老新学”的更多,如胡家聪的《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白奚的《稷下学研究》(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陈丽桂的《战国时期的黄老思想》(台北联经出版社1991年出版)更早一些,她在研究 黄老思想时是注意了 《秦汉新道家略论稿》的。我所说的“秦汉新道家”与“黄老”关系十分明确,黄老道家也是我提到过或想到过的。
随着对古籍文献资料图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如何做到无欲则刚?”这一问题在古代哲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尤其是在探讨物品文化背景下的无欲观念,这一问题更加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在天然道观这样的场景中,无欲则刚不仅是一种精神追求,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流派,我们可以看到,无欲则刚这条道路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时代、文化和个人的发展而不断演化。在现代社会,对于如何做到无欲则刚,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选择,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对待物品要有理性认识,不断追求内心平静,而不是外界物质刺激。这对于提升个人精神层次、促进社会稳定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