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新道家与黄老之学物品中的无不为 - 天然道观
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深入研究了《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并提出了“秦汉新道家”的概念。1981年,我在《文史哲》第2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论秦汉新道家的文章,并于1984年将相关论文集结出版成书籍——《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虽然“秦汉新道家”这一概念曾经引起学界广泛的讨论,但明确支持并使用这个概念的人并不多。
与此同时,黄老之学的研究也逐渐展开,吴光的《黄老之学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和丁原明的《黄老学论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等著作提供了重要资料。此外,胡家聪、白奚、陈丽桂等人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对战国时期黄老思想的理解。
我所说的“秦汉新道家”与“黄老”有着密切联系,因为黄老道家也是我提及或考虑过的。关于“什么叫做无不为”,我们可以从物品角度来探讨,无不为可能意味着任何事物都存在其意义和价值,不管是自然界中的每一个元素还是人造物品,它们都承载着某种功能或象征意义。在天然道观这样的场景中,无不为更是显得重要,因为这里汇聚了各种文化符号和宗教仪式,每一件物品都是传递特定信息和信仰的一部分。
在文献中,“黄老”这一词语具有坚实根基,《史记》中就有许多描述申不害、韩非等人以 黄老之术作为依据,而慎到、田骈、接子等人物则被认为是学习者,他们利用这些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尽管如此,“黄老之言”、“黄老之术”或称作“黄老之学”,实际上主要指的是以清静虚无为核心的早期道家思想,这些思想在战国时期通过增加一个古代帝王名号,即黃帝而变得更加流行。
随着对历史材料不断挖掘,我们发现更多关于黃帝書籍出现在战国至西汉初年的文学作品中,如二十七种冠以黃帝君臣名的小说,其中大多数属于神仙类或者医经类,其内容往往与戰國時期的人對於 《易經》的解讀相似,从而说明這些書籍是在戰國時期根據 《易經》的基本理念創作出来的,這種現象顯示出儒學與道學之间竞争激烈的情况,以及後來儒學主導地位导致大量先前流行文化被压抑或转化成为其他形式。
因此,当我们谈及"什麼叫做無不為"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比如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无不是為是一種包容性強且能夠不断发展演变的心理状态,而当这种心态应用于具体事物,比如考察那些藏于天然 道观内各式各样的装饰品,那么它们似乎每一件都充满了意义,无一是不值得去思考去探索。这正反映出了人们对于自然世界以及自己创造出的文化遗产深层次的情感投射,也体现了人类对于生命本质追求的一种无尽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