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新道家与黄老之学天然道观中的修行诗句与古籍宝物
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深入研究了《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并提出了“秦汉新道家”的概念。在1981年,《文史哲》第2期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论秦汉新道家”,后来在1984年,我将有关论文集结出版成书籍《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尽管“秦汉新道家”这一提法曾经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但明确支持并使用这个术语的人并不多。
与此同时,黄老之学的研究也得到了发展。吴光的《黄老之学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和丁原明的《黄老学论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等著作均从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讲起,并包括了秦汉时期的“黄老道家”。胡家聪、白奚、陈丽桂等人的著作则进一步探讨了战国时期的黄老思想,其研究内容与我提出的“秦汉新道家”密切相关。
在文献中,“黄老”一词有着清晰的地位,如申不害、韩非、慎到等人都被认为是学习或归属于黄老。盖公善于治理以 黄老言为基础,而陈平亦崇尚以 黄帝、 老子的术。这些记载显示,无论是称呼为“ 黄老之言”还是称赞其为“ 黄老之术”,实际上都是指代的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即以清静无欲为主导的一种生活态度,这一点在战国之前通过加上一个历史人物——黃帝而形成。
随着对古代文献资料的大量发现,我们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古代文化背景下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在简帛材料中发现了许多被认为属于黄少思想内容丰富的地方。这使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那一时代人们如何通过创造各种与黃帝相關聯想象中的書籍来增强自己的争鸣资本,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社会实践。
西汉初年的政治局势下,当权者们信奉並实践了黃太學說,這種現象反映出當時社會對於這些思想和實踐方法的普遍接受與尊重。在漢武帝時期,由於這些實踐獲得成功,被稱為集大成著作之一的心理學作品如 《淮南子》 的產生,也再次證明了「黃太學」、「玄學」乃至「三教合一」的重要性。
從以上討論可以看出,“黃太學”、“玄學”以及其他相關術語,都用來描述不同歷史階段內部發展與變化。我認為,用「魏晋新道家」來形容魏晋时期的情況,更能體現出那个時候精神文化狀態所展現出的特點。而唐宋以后,则應該用「三教合一」來形容,因為它代表了一種新的文化整合状态,其中包含了儒家的名教与自然之间相互融合的情景,以及其他各方宗教思潮间相互补充的情况。
總結來說,將先前提到的每一個歷史階段中的某個特定派别或流派命名為「 Qin Han New Daoism 」、「 Wei Jin New Daoism 」或者 「 Tang Song New Daoism 」(甚至可推廣至當代),不僅能夠展示出每個時代間對傳統經典進行創新的程度,而且還能夠顯示出中國哲學中包容性的另一面,即通過吸收和融合他人的觀點與智慧,不斷進步與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