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人物形象仿佛悬壶中显现的玄风畅淋淋地诉说着古老智慧
李哲玄真人降生时,其母梦见房间失火,警觉而生,出生时赤光满室,许久方散。十五岁时场试中选,后登进士第,但性好清淡,无意仕进。喜阅道书,厌处世俗,他遂弃家云游访求至道多年未遇。
后终于邂逅精通医术的罗浮道士,他引入罗浮山中精修多年,为求度世积功。他离开罗浮云游天下,并于唐天佑元年(公元904)云游至东海崂山太清宫。在此,他筹建三皇殿,并手植龙头榆树,使其成为了太清一景。
五代后周太祖广顺三年(公元953),京师汴京因久旱不雨爆发灾疫,当时他106岁高龄的李哲玄真人于是云游至汴京,用悬壶济世、咒符治病。他以神医之名被誉遍颂朝野。当时的太祖皇帝郭威闻知此事,即诏命他入宫祈雨,有验灾疫顿息。李哲玄辞谢不受,被敕封“道化普济真人”,派遣使臣送归崂山太清宫。
所以,他是崂山道教历史上第一个受到皇帝敕封、首次将崂山道教带出深山的高道,并被奉为崂山十大道首之一。在回归崂山之后,他自居山庵,不言不食,每日阅《黄庭经》以为常。但在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八月十二日,当他携囊出游,与许姓道人相遇并交给其《皇庭经》一卷,说:“我今远游,我今羽化,在此前夕,可将此经带回,将传言诸弟子众。”
许姓 道人返回庙里,却发现他的遗蜕已然羽化成仙了。因此,他们将其遗蜕装殓葬于宫后的东 山之前,而他的墓至今完好。此外,还有一位海角居士在元朝延佑元年(公元1314)十月前来挂旃称寻找《黄庭经》,但最终消失无踪,只留下字谜诗指示“哲”、“玄”、“李”三字乃是自己仙去复来的迹象。在创建三皇殿东侧有巨石矗立,如斗罡排列,是拜斗台,即为当年的拜斗处。而王裕恒、高仁峒均在此拜斗,都感应到赤光降垂,有所愿得实现。此外,他们还分别有长期修行和影响力,最终都成为著名的高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