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搜孤救孤气一断情绪也就断了

搜孤救孤气一断情绪也就断了

邹功甫先生谈《搜孤救孤》:气一断,情绪也就断了。 在京剧老生流派里,“余派”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流派。余叔岩是谭鑫培“谭派”最杰出的继承人,又是“余派”的创始人。他在学习、继承“谭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体会,结合自己的条件,进行了发展和创造,从而形成了有独特风格的“余派”。余叔岩无论在唱、念、做、打各个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这里,我们只从唱工艺术方面作些探讨。 余叔岩在唱工艺术方面造诣很深,他的唱腔音色甜美,韵味醇厚,刚柔并蓄,耐人寻味。这和他在唱工上的技巧有着密切的关系。余叔岩在咬字、行腔、用气等方面下过很大的功夫,他利用自己刚柔相济的嗓音,通过干净而松弛的咬字,细腻而流畅的润腔和纯正而富于变化的音色,恰当地表现出各种人物不同的思想感情。 这里不可能把余派唱工艺术向大家做全面的介绍,只能结合一些唱段,粗浅地谈一谈余派唱腔的某些技巧特点。 《搜孤救孤》里的一段【二黄原板】唱腔。这是程婴恳求妻子舍己救人,献出自己的亲生儿子去冒名顶替,搭救赵氏孤儿的一段唱。程婴劝说妻子舍掉亲生子搭救孤儿的性命,心情是很急切的。但是,他知道妻子绝不会同意。所以,必须耐心地讲清他与公孙杵臼定计救孤的始末根由,恳求妻子接受这个安排。 余叔岩在这段唱里表现了既急切又耐心的情绪。劝说妻子的口吻虽然是温和、恳切的,但是又使人感到程婴的内心却是翻腾起伏,很不平静的。在这段唱里,有些字音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比如,第一句“娘子不必太烈性”,“娘子”的“子”字,字头用“喷口”。“余派”的“喷口”不是一般的靠嘴皮子使劲,而是用气息推动,听起来既有厚度又有弹力。“余派”称这种音为“苍音”。“苍音”是不能行腔的,必须马上不露痕迹地过渡到清脆、明亮而有力度的“清音”上来行腔。 余叔岩 搜孤救孤 【二黄原板】 娘子不必太烈性 卑人言来你是听 赵屠二家有仇恨 三百余口命赴幽冥 我与那公孙杵臼把计定 他舍命来你我舍亲生 舍子搭救忠良后 老天爷不绝我的后代根 你今舍了亲生子 来年必定降麒麟 千言万语她不肯 不舍娇儿难救孤身 无奈何我只得双膝跪 【二黄散板】 哀求娘子舍亲生 这样把“苍音”和“清音”结合运用,音色就有了变化。接下来,“不必”的“必”字归韵收音也很别致,不是“平归”也不是“落下”而是往高里挑。这是“余派”独有的“高归”唱法。这一句里的“性”字也是高归。这样唱,听起来显得活。这种收音方法的妙处是:音收住以后,使听者感到仿佛还有余音绕耳,耐人寻味。在这段唱里,还有一句“舍子搭救忠良的后”,也处理得很巧妙。 “忠良”的“忠”字后面有个小停顿。在停顿的地方只能屏息,不能换气。如果气一断,情绪也就断了。余叔岩是用“音断气不断”的方法,即虽然声音有停顿,但是情绪不中断,收到了“音断意不断”的效果。从上面的例子可看出余叔岩对唱腔的一个字一个音都是很讲究,处理得非常细腻的。 (摘自邹功甫《余派唱工艺术浅谈》)

标签:

猜你喜欢

道教诗词经典语录 同桌的手探到我...
在学校的课堂上,同学们通常都很尊重彼此的个人空间。然而,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某些学生可能会无意中或有意地触犯到他人的隐私。这篇文章将讲述一些关于“同桌的...
道家仙都有哪些仙家 古韵缭绕之谜探...
古韵缭绕之谜:探秘经典诗词背后的历史秘密 在遥远的古代,中国人有着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领悟,他们将这种理解转化为文学作品中的美妙诗词。这些诗词不仅仅是文字的...
大道至简 古籍中的秘密解...
古籍中的秘密:解开道德经第一至八十一章的神秘之谜 在中国文化中,道德经是一部被广泛传颂的哲学著作,由老子创作,是《易经》、《庄子》和《论语》的同时代作品。...
勾女人咒语口诀 古代道教法术的...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道家文化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世界。道家代表作,如《老子》、《庄子》等,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寓意丰...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