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为什么会有好人坏人之分

为什么会有好人坏人之分

孟子说,齐国东南有一座山名叫牛山,牛山上的树木本来长得非常茂盛,可是匠人拿着斧头日复一日地伐之,牛羊日复一日地食之,翠绿的山林最终变得满目疮痍。同样,人虽有善良的本心,可是,如果他不懂得时时刻刻珍惜爱护,而是被外在的物欲所引诱,陷溺于物欲,本心不断地受到伤害,那最终将会使自己失去那颗与生俱来的善良本心。

对于孟子的说法,公都子就存在疑问:同样是人,为什么会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孟子回答说,人有“大体”,有“小体”。人心为大体,耳、目、四肢为小体。从其大体者为大人,从其小体者为小人。公都子又问:同样是人,为何有人从其大体,有人从其小体?孟子解释说,耳、目、四肢是人的感觉器官,与外物接触,容易被外物引去。“心之官则思”,它的功能在于思考。人用心思考,发挥心的主宰作用,就不会被外物所蔽。人心是上天给予我们的良知、良能、良贵,并非是由外在的事物强加于我们的,如果我们能够树立起人的道德主体性,我们的善良本心就不会被物欲所蒙蔽。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是否每个人都能够找回放失的本心呢?换句话说,是否每个人都存在着成贤成圣,在道德上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以至于达到至善的可能性呢?对此,孟子的回答与孔子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孔子的孙子子思也认为,人在追求道德至善的进路上先天地存在着等级差别。有生而知之者,如孔子,此为圣人;有学而知之者,有困而知之者,有困而不学者。然而,孟子虽然尊敬孔子,声称自己“乃所愿,则学孔子”,但他并不完全因袭前辈学人的见解。他认为,人的本心如同“赤子之心”,是先天具有的善良本心,是人道德完善的先天根据。人心的不善是后天习染的。上天是公平的,它给予每人同样的善心,这颗善心毫无欠缺,也毫无分别。人后天所具有的官位,是人所授予的,孟子称之为“人爵”,而善良的本心则是上天给予的,孟子称之为“天爵”,人爵是由人授予的,也可由人夺去;天爵是上天授予的,是他人不可夺去的。所以,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有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的可能性。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经典语录集锦 传统技艺与现代...
楷书,作为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形式之一,其独特的笔画、结构和韵律给人以深刻印象。它不仅是一种表达文字意义的手段,更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长河时间中,它经历了...
道德经全文无注释免费阅读 打造互动学习环...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资源的丰富和多样化成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免费古诗词鉴赏PPT课件作为一种创新教学工具,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
道教八大神咒出处 碧波荡漾美丽诗...
诗意盎然的自然景观 在古老的中国,诗词不仅仅是语言艺术的体现,更是对自然美景赞颂的一种方式。从唐代诗人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豪迈笔触,...
道德经八十一章全文及注释 千古五言绝句最...
这些千古绝句是怎样炼就美丽的?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五言诗以其简洁而优雅的韵律和深邃的情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尤其是那些被后人称赞为“千古绝句”的作...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