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中国古代道官制度初探

中国古代道官制度初探

道官制度是中国道教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对中国古代道官制度的渊源、流变及其作用作一勾勒,求教于方家。

道官制度溯源

道官是由古代政府任命或许可的,由男、女道士担任的道教各级管理者。根据《汉天师世家序》记载,创教之初,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迁鹤鸣山,感玄元老君屡受经箓之法。于是分形示化,复立二十四治,增以四治,以应二十八宿。”“治”是早期道教的传教区,诸“治”的各级管理人员,在教内称“道官”。东汉末道士张鲁,在其政权辖区内也置道官,设有“祭酒”。可见,道官这一称谓在道教创立之初就在教内出现了。但天师道只在民间下层流行,有的道教组织甚至发动过农民起义,反抗统治者,其组织自然不会被官方认可。因此,天师道的祭酒,实际上是道教的内部管理机构的负责人。与其说是道官,不如说是道职更为恰当。

南北朝时期是道教官方化的开始,也是道官制度发展的第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公元216年,张鲁辞世以后,北迁的道官祭酒们“人人称教,各作一治”,道官世袭之风渐长。因此,一些道门领袖如陆修静和寇谦之等,对道官制度进行了改革。寇谦之是北魏嵩山道士,在魏太武帝的支持下,改革道官制度。首先,在上,主张抛弃的倾向。他要求包括道官在内的道士们兼修儒教,佐国辅命。其次,在道官的传承方面,以师徒相传制取代世袭制。在道官的行为规范方面,严禁道官掠夺道民的财富,废除道教中盛行的“黄赤之术”(即房中术),净化道官队伍的修行环境。陆修静是南朝刘宋庐山道士,其改革纲领《陆先生道门科略》提出整顿道官制度的具体措施,如规定道官依功受箓、按级升迁、不得自行署职、取消道官世袭的特权等。陆修静还提倡道官“着法服,别贵贱”,试图从制定道官的法服入手,重塑道官的权威。改革后的道教抛弃了道教与世俗社会不容的因素,因此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使道教从民间宗教转变成为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的官方宗教,促成了道教向社会上层发展。

自南北朝始,朝廷始设相应的道官机构并委任官吏,管理道门事务。这一时期,也是道官从教职转变为官职的开始。道官衙门从此成为政府部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为了便于管理道教,历朝政府在实践中总结出“以教治教”的政策。即在中央及地方相关部门的统辖下,由道教内部各级首领自行管理教门事务。这种努力以隋朝把道门修行的师号威仪纳入道官体系开始,以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第38代天师张与材加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为最终完成的标志,道教才自上而下地实现了道教的道阶与世俗社会的官阶的最终结合。道官也由此从教职完全转变为官职。

道官制度的沿革

道教官方化之后,与中央行政区划相一致,道官衙门也分为中央道教管理部门、地方道教管理部门、基层宫观管理部门三个层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隋朝的道教管理部门是鸿胪寺下属的崇玄署,隋炀帝建立,置令一人,负责管理京城及诸州道士簿账等事。隋朝始设威仪道官,充当道门威仪的有道士王延等。唐承隋制,又将崇玄署改隶宗正寺。唐朝道官大体上以分布在全国的各级威仪使为主,中央道官承隋制称道门威仪。此外,又有地方威仪或宫观威仪。宫观的出现,是道教向成熟宗教转变的标志。

宋朝是道官制度发展的时期。经过六朝以及隋唐近五个世纪的不断完善,道官制度已趋于成熟。政府建立了完备的道官管理机构。奠定了后世道官制度的总体格局。宋朝设有道官机构管理道教事务。第一级:京师道录院。道录院(司),是中央道教管理机构。曾隶属鸿胪寺,政和六年,改隶秘书省,建炎三年,并入尚书省祠部。由道士担任各机构的道官。在京师道录院供职者,如熙宁年间的右街副道录陈景元以及光宗时的左街道录留用光等都是当时著名的道教学者,对道教教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级:地方道正司。地方分路、州(府、监、军)和县。政府在诸州监军设通判、都道正、都监等道官,管理本地区道门公事。第:基层宫观。宫观道官的称谓有知宫观事、观主、都监、住持等。

为了争取江南道教各派,建立并且巩固统一的帝国,元朝政府对道教实行扶持的政策。在中央崇道政策的指导下,元朝道官衙门的设置呈现出新的特点。即在集贤院统辖下,各道派划片置署,分区域管理道教。明朝的道教管理机构,经历了从玄教院到道录司的转变过程。洪武元年(1368年),太祖立玄教院,作为中央管理道教的机构,令道士经善悦为真人,领道教事。直到洪武四年才取消玄教院。洪武十五年,京师始设道录司,作为管理道教的最高机关,隶属礼部,所辖道士分为全真、正一两种。在地方,各府设道(都)纪司,置正副都纪各一人,其中,正都纪从九品。

入清朝后,道官制度承袭明制,变化不大。至道光年间,天师朝觐的惯例被取消。随着道教官方地位的丧失,道教在下层社会寻找生存空间。道官制度因此形同虚设,日趋废弛。

道官在道教历史上的作用

首先,道官是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汉文化的使者。早期道教的经典《太平经》就有将道法传播给少数民族的愿望,其中提倡各民族在道法面前一律平等,特别强调要与少数民族团结一心。这种思想和主张,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统一和融合。传教的过程也是传播汉文化的过程。道官作为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桥梁,所起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金、元时期,全真掌教丘处机与少数民族首领建立了.

张桥贵赵慧生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德经最老的版本原文 从周易到黄帝内...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同一股潜流,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道家房中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其深邃而神秘的哲学与修行方式,不仅影响了古代社会,...
道教文案 不语而显威严一...
在古老的山林深处,有一个隐世的大师,他以修行不愿透露的秘密著称。人们传说,这位大师能够通晓天地之理,掌握万物之精华,但他却始终保持着沉默,不与外界交流。 ...
道教经典有哪些 郭伟书法作品欣赏
郭伟,斋号研经庐,1950年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英文翻译无为而无不为 送僧归岳麓印传灯
宋代:释绍昙 袖舞秋风尾瘦藤,南归岳麓看传灯。先寻古殿经行处,唤醒当年吃攧僧。 释绍昙

强力推荐